陈宜禧--台山的骄傲+

家乡区县: 江门市台山市

陈宜禧(1844-1929)广东台山斗山朗美村人,华侨企业家,新宁铁路的设计者和创始人。
陈宜禧,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出生于台山市斗山镇秀墩乡美塘村。他少年家贫,以流动售卖针线等小商品为生。一次他在村边卖货时,顽童踢翻了他的货担,他并没有同人打架,而是默默地收拾散落在地上的货物。这情景恰好被归侨陈宜道看见,认为“孺子可教也”,于是在1860年6月带他去了美国。
幸运的是,陈宜禧在美国没有做苦力,而在一个铁路工程师家中帮佣,工余时间刻苦学习英文和铁路知识。1865年,20岁出头的陈宜禧参与修筑太平洋铁路,从杂工做至技术工、管工,直至升任工程师。同年加入族叔陈程学在西雅图的铁路附属的公司,成了合伙人。1888年,他在西雅图开办广德公司,专为铁路介绍劳工。他在美国从事铁路建设长达4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 回乡修铁路
1904年2月,60岁的陈宜禧回到故乡新宁县。这时恰巧发生保路运动,陈宜禧打出一个在当地人听来有如痴人说梦的口号:要在新宁县修建一条铁路!他邀集乡亲,成立新宁铁路筹备处,起草一系列文件,强调“不收洋股,不借洋款,工程由本县人自办。”
修建新宁铁路可谓困难重重。当初,新宁县知县扣压陈宜禧的奏文,广东总督岑春煊又横加刁难,当地的一些富豪和群众强烈反对,因为担心破坏风水。从斗山到公益,仅仅50公里左右的路,就因为当地人反对,修改线路达39处。后来,陈宜禧以一己之力,冲破重重阻力把事情捅到商务部,最后惊动了皇帝,光绪皇帝于1906年签字批准立项。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陈宜禧变卖了自己在西雅图的一座价值7万余美元的洋楼,作为第一笔股金。他还做通了许多华侨的工作,共筹到股银276万元,超过预想的4倍多。在耗时14年后,新宁铁路建成了133多公里,车站46个,途中涵洞236座,桥梁215座。新宁铁路建成后,对繁荣当地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4 走上银屏
2008年由江门市委宣传部、台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长篇历史剧《陈宜禧》研讨会在江门举行,来自省内的陈宜禧研究学者对故事剧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据了解,电视剧《陈宜禧》总纲由旅美编剧范昕创作,预计投资达6000万元,目前仅前期投入已经超过了200万元,预计在2010年制作完成。影片讲述了陈宜禧从17岁出洋谋生,60岁回乡建铁路,到84岁病逝的传奇而光辉的一生,情节曲折离奇,高潮迭起,情节扣人心弦,故事性强。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MSTHAHA
我的微博:http://account.weibo.com/set/index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76140655
我的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uc/31514549.html

(2014-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