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花椒最早从唐朝唐宪宗元和年间(约公元805-820年)就被列为贡品,远供皇室,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汉源,古称黎州,在唐代辖大渡河两岸3县11城,为剑南西部重要边防要地。清朝雍正八年改置清溪县。自唐元和年间始,这里出产的好花椒,便被列为皇家享用的贡品。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32载“剑南道黎州开元贡:椒一石。”;《宋史·地理志》载:黎州“贡红椒”;《明一统志》:雅州(管辖汉源等县——江按)贡花椒”;清光绪十三年刻本《雅州府志》卷5记载清溪县(即汉源县)的物产“梨(黎)椒:阖县皆产,惟署中一二株为佳,古传唐三藏经此以所拄梨杖插之生此。”民国30年铅印本《汉源县志·食货志》说:“黎椒树如茱萸有剌,今通俗名花椒。县中广产,以附城(今清溪乡)、牛市坡(今建黎乡)为最佳。盖每粒有小粒附之,故称为子母椒。世传唐元(玄)奘法师西行过此,插黎杖于今署中滋生传种。气味辛和,用途也广。本境方物,历贡此品。”详见《蜀椒考<川味杂考>之三》----江玉祥)。岁贡皇室的汉源花椒至清末才终止进贡,迄今在建黎乡(因以前汉源的老县城在清溪镇,建黎距清溪镇很近。汉源古称黎州,牛市坡故更名为建黎乡,为建设新黎州之意)尚有一残破的免贡石碑,记录了有一年因地方受灾老百姓生活穷苦无力岁贡,当地官员为民请命,向皇帝请求停止征收贡品而得到皇帝批准的故事。这位官员不愧为好官,心为民系,足以青史留名。我本人小时候还见过这个石碑,可惜现在这个石碑已经被安置到了政府的一个形象工程中,但缺乏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在泥巴山上饱受日晒雨淋、风霜雪雨的洗礼。其未来令人担忧,若不及时保护,恐后代儿孙再不会见到这块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文物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