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培震
张培震,男,1955年12月出生,河南省淮滨县人。1972年毕业于张庄高中,1973-1975下放于栏杆青年场,1979年从长春地质学院毕业,1982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87—1991年在美国内华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以来任地质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5-2004年任地质所副所长;2004年
3月起任地质所所长,其中2004-2010年兼地质所党委书记,现主持全所工作。
现任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是国际刊物《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和《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期刊的编委。长期从事地震地质和新生代构造地质研究,在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青藏高原生长与动力学、活动断裂习性与强震复发规律、新构造与气候变化、利用GPS技术研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国际有关领域形成了较大影响。收录58篇。“百千万人才工程”1992、2003和2006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并入选全国第一层次人选,2005年获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其中SCI
张培震同志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被科技部授予“973”计划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获得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人事部、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授予的“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称号,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7年当选中共17大代表。973项目“活动地块边界带动力过程与强震预测”的首席科学家。2013年12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