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高公民素质入手,着力开展“教育立德、实践树德、实事铸德、文化培德、典型扬德”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教育立德,培养新人。饶阳县不仅在全县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覆盖率,而且注重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先后建立了老年宣讲团、道德法律三下乡工作队、“八荣八耻教育”文艺演出队、“红领巾”校园广播站等平台,义务为党员、学生和群众进行“三观”、“三德”教育。同时建立了“社区学校”、“村民中心”等各式各样的德育课堂,大大提高了道德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在全社会形成了“道德伴我同行”的良好氛围。 实践树德,情暖社会。该县把“实践树德”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思想道德教育活力的有效途径,组织民政局、妇联、团委、工会等相关单位,帮助和关爱弱势、困难群体,为他们排忧解难;组织少先队员到光荣院、福利院接受尊老爱幼教育,为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打扫卫生,听老前辈讲革命传统故事;树立“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鼓励在自身岗位上建功立业,为群众搞好全方位服务,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情暖千家万户。
实事铸德,服务群众。该县注重以“实事铸德”,不断提高全县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各单位、各乡镇党委恪守“干部围着群众转、机关围着基层转”的工作机制,深入基层,为群众解决具体难题。“窗口”服务部门致力于把有关政策向群众说清楚、讲明白,做到公开办公、公正办事、公平处理。老龄委和少工委针对老年人实施“夕阳工程”,针对青少年实施“朝阳工程”,针对下岗、待岗人员实施“再就业工程”,针对特殊人员实施“送温暖工程”,切切实实为群众干好事、实事。这些措施大大凝聚了人心,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 文化培德,提升品位。该县把“文化培德”作为不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品位的重要措施,先后成立了 120多个秧歌队,30多个农民小剧团,村村建立了“村民活动室”,使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为全县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逐渐形成了进取向上的良好氛围。建立了“学习型社区”,通过社区老年学校、社区文化园,提高了社区的文化品位。下岗低保人员成立的“4050”学习班,也使不少人告别了麻将台,重新捧起了书本,学科技、长本领成为一种新时尚,增加了就业机会。
典型扬德,榜样引导。持续有效的道德教育,使广大群众主动积极参与其中,群众身边的一些典型脱颖而出。该县坚持以“典型扬德”,不断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感召力。深入开展了符合时代特征的精神文明建设6个“十佳”评选活动,将十佳好事、十佳自强者、十佳志愿者、十佳热心公民、十佳孝子贤妻、十佳美德家庭的先进事迹印发到各乡镇和各单位,同时召开表彰大会,进行广泛宣传。红红火火的思想道德教育,陶冶了社会情操,净化了社会风气,培育了一代新人,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开出绚丽的花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