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东海粽

家乡区县: 湛江市遂溪县

每逢过年,最想吃的是年粽,尤其是东海粽。

东海粽形如鼓鼓囊囊的小枕头,斤把重一只,一般汉子每次吃一只,就不喊饿了。乡民们只有过年才包这样的粽子。粽的原料为糯米,佐料为五香粉腌制的五花肉,包粽叶不是芦苇叶、荷叶,而是簕古叶。每逢过年,几乎家家户户必包粽子。临近年根,家中的男人都停下手头紧活,赶集买粽叶粽绳和佐料;女人则在家里泡糯米,清灶台,洗铁锅,备烧料,忙得不可开交。

腊月廿五,家家户户都在堂屋里摆开战容:竹箩里鲜翠欲滴的簕古叶,盘中晶莹雪白的糯米,还有香味扑鼻的五花肉条。令你粽未成就唾涎滴。

包粽是件手艺活。先把簕古叶折成漏斗状,装进一半米后,放上佐料,再把米加足,折成四角形,外面用线捆扎好。粽包好后,要放到铁锅里,严盖上圆锥形篾盖,猛火煮个把小时即熟。包粽时要用力适度,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松了,煮熟时米会流出粽叶外;紧了,膨胀的米会把叶子胀破,影响粽子的美观和质量。

“年年岁岁花相似”,粽子年年包。年粽已成为某种文化符号和期盼。粽包得饱实,煮得漂亮,甚至煮粽时那吉祥热闹的场面,都是来年丰衣足食和幸福美满的象征。煮粽那晚,家中小孩可乐了。他们时而奔出门外烧烧鞭炮玩玩气球,时而围到灶旁倾听着锅里那咕噜咕噜的水声,不停地问大人:“粽还要多久才煮熟?”大人们更是“欢多情未极”,围坐于灶前,边吃南瓜子,边拉家常,畅谈目前的甜美生活,规划着明年的蓝图美景,不时发出哈哈的笑声。斯景斯情,令人想起唐代史青“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月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的诗句。

当粽子煮熟后,整个屋里都弥漫着一种不可言喻的粽香。夹一筷放入口中,更是香满齿颊,久久不散。粽子还是道下酒好菜呢!乡间就有“一狗二牛三膏蟹,四鸭五鹅六阉鸡,米粽第七鲎第八,九是骨鳝十猪蹄”的说法。把米粽切片,用花生油煎透后下酒,则味香酒更美。粽子被列为十道下酒好菜之七,足见其香。

其实,年粽并不是为吃而包。乡民们谁先煮熟,就给邻居送去几只尝尝,后煮熟者,同样“来而不往非礼也!”大家笑语频频,互道祝福,和睦相处。故年粽也是一种联络感情和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改革开放以后,城里的超市举目皆是,街上专卖粽子的摊档也不鲜见。当然,它绝非南京每只898元一只的端午粽,只要花上几元钱,便可大饱口福。现在的粽子,有三角形的、四角形的,里面的佐料非常丰富:如猪肉、鸡肉、蛋黄、虾米、叉烧、栗子、绿豆......应有尽有。今非昔比矣!现在不少人家过年还要包粽子,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不为吃上一口粽子,只为了那份年年岁岁守候在灶旁时,伴随着袅袅烟气和浓浓粽香而沁人心田的亲情吧。

是啊,过年包粽、煮粽、送粽、吃粽,一年又一年,为的不就是重温人类那份远逝的感受么?正是这种“重温”,才使得我们许多习俗节日成了传统和文化的载体。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Cascade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926211005from=profile&wvr=5&loc=infdomain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26211005

梧桐子我的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zhanjiang_suixi.html

Cascade(2014-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