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人民政府大楼,是目前杞县保存较完好的古建筑。与文庙、城隍庙合称杞县县城内三大古建筑。杞县政府大楼前门楼设有钟鼓,造型别致,整体显得雄伟而严肃。
杞县人民政府大楼最开始时叫胡家院,始建于康熙年间,为胡具体、胡具庆兄弟的旧宅,经不断加修,到清末胡远灿时,形成全盛时期。其主体建筑,为二进四合院及东角院、客厅、凉厅、门楼、曲径、花园等,共有房200余间,布局严谨,风格典雅,为杞城内绅士府第之最。
1938年,杞县沦陷,日军小京中队住胡家院达7年之久。1950年5月,中共杞县县委入住胡家院办公,使大院面积扩大到14600平方米(约22亩),并新建了一批房屋。此时,大院内共有房屋200多间。1967年2月,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县委解体,县委大院成了“破四旧”的重点,古建筑受到严重破坏。不久,杞县人民武装部进驻胡家院。1971年5月,县委恢复,与杞县革命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机关设在今政府大院。1981年5月,撤销县革委,成立杞县人民政府。1984年11月,县委决定在胡家院建办公大楼,1987年继续对大院进行整修改建。
到目前政府大院的占地面积已由1958年的14600平方米减到现在的11260平方米(17亩),减去的面积用来扩展附近街道。
每次看到政府的前门楼都有种历史穿梭的感觉,人的寿命最多也就百年,而好的建筑却能历经沧海变化而屹立不倒,再以一位长者的身份向一代一代人彰显它的遭遇,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