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凤凰墩

家乡区县: 淮安市洪泽县

从泊岗街西行一里许,有一黄沙堆积的高岗,白日阳光照耀,金光闪闪,犹如一座金山,十分壮观。这就是泊岗乡的至高关,名为凤凰墩。

提起此名的来历,还得从很久很久以前的古时说起。地处淮河之畔的泊岗乡,是安徽省文物保护之乡。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有生物繁衍生息,是中华龙的发祥之地。据《山海经》记载,龙分九种,各有新异。泊岗乃土龙所踞之地,土龙以土为生,守土固本乃其职能。那时,淮河有水龙占据,统管淮河水系。河北岸的双沟镇是凤凰栖息之地。凤凰乃百鸟之王,由龙演化而成,与龙同宗,所以又称龙鸟。由于土龙与双凤近邻相处,朝夕相见,双方不由产生了爱慕之情,由此互相来往甚密。淮河水龙,目睹此情,甚为嫉妒。于是便汇集全系之水来水漫泊岗,欲将土龙赶走。谁知土龙早有准备,从四处运来黄土将泊岗地势抬高,从而有效地挡住了洪水的冲击,逼得水龙只好向北游走。栖息在北岸的双凤,见洪水向它冲来,甚是惊慌,便急忙向土龙求援,土龙毫不怠慢,遂施展掩土之法,在双沟东西两面拢起两座山头,挡住了洪水的去路水龙无法,只好拐弯向南,绕道向大海游去。这样便是古淮河的走向。
经此风波,土龙双凤有惊无险,都很庆幸。由此,双方来往更密,情意更浓,遂定下了龙凤情侣之盟。正当龙凤喜庆之际,孰料水龙恼羞成怒,一气之下,游到东海,向龙王求助。龙王乃水族之首,见属下被辱,甚为恼怒,当即派手下大将九头蛟,调集三江五湖之水,协助淮河水龙重返故地,水淹土龙,沉没泊岗。水龙与九头蛟一到,便派水族将泊岗团团围住。土龙一见,毫不示弱,遂用掩土法将洪水拦住。九头蛟生性残暴,见土龙不予服输,便命水族齐上,掀起百丈高水头,向泊岗岸上冲击。土龙见形势凶险,忙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座土山挡在洪水面前。九头蛟更加恼怒,又命水族将洪水再涨百丈,土龙也不相让,将土山上升千尺。就这样,双方各施其能,水涨土亦长,直达万丈之高,相持万年之久。最后东海龙王见耗时太久,不能取胜,便将九头蛟和水龙召回,狠狠痛斥一番,不准再犯泊岗。泊岗土龙也因长时坚守,精力耗尽,累死在土岗之下。正是在土龙尽心尽职的守护下,泊岗这块古老的土地才得以长期保全。从此,无论淮河水势多大,水涨多高,泊岗都固若金汤,从未被淹,成为一块旱涝保守,人类繁衍的宝地。由此,人们都将泊岗誉为“金泊岗”。
闻之土龙已死,双凤悲痛欲绝,亲临现场,为其安葬。葬前,将自己心爱的彩色羽衣脱下,披在土龙身上,以表龙凤之情。并在土龙安葬的土岗之上日夜看守,为其守孝三年。孝满后,每年土龙祭日都来祭祀一番,直至数万年后,当地居民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夜间,都能听到土龙岗上的凤鸣声,其声哀痛悲切,催人泪下,听者无不感动。

由此,后人便称土龙岗为凤凰墩。墩上常见的黄沙发光现象,乃凤凰羽衣所致,更为奇巧的是,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当地人在凤凰墩下开控渠道,竟挖出了一根一来多长的龙骨。当时人们认为龙骨能治病,便私下将此龙骨毁坏。后据推测,这根龙骨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土龙化石。对此,后人有诗赞曰:
宝岛之巅凤凰墩,凤凰墩下葬土龙。
土龙虽逝灵气在,凤凰殉情美名存。
风雨过后彩虹艳,冰雪消融万象新。
乾坤挪移皆有道,人间美德是永恒。

梧桐子:http://wutongzi.com/kan/jiangsu/hongze.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yaohongjuan

呆娃娃(2014-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