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又称军需学院。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面向全国招生,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1979年建校,1984年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1991年承担原国家教委高职教育试点任务,1997年率先以“职业技术学院”命名,2000年成为国家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单位,2002年移交河北省成为省属高校,2005年作为教育部“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试点院校通过专家评审,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之一。
台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原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2002年7月整体移交河北省直属管理,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也是教育部与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层次,面向全国招生,为军队和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学院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钢铁北路,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前身是“邢台农业机械学校”,1979年8月28日成立于河北省邢台市。当时,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形势需要,经国家农机部国农(79)科教4号文件批准,在原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迁京后的校址上组建邢台农业机械学校,中专层次,隶属于国家农业机械部、河北省革委会双重领导,以部为主,党、团关系、人事关系归邢台市管理。
1982年,农业机械部撤并入机械工业部,10月15日机教字862号批准邢台农业机械学校随之更名为邢台机械工业学校,隶属机械工业部领导,12月6日正式启用机械工业部邢台机械工业学校印章。
1983年4月11日机械工业部和总后勤部关于改变邢台机械工业学校领导体制的协议决定,从1983年5月1日起由机械工业部领导管理的邢台机械工业学校改由总后勤部领导管理。8月20日学校划归总后军需生产管理部领导,邢台机械工业学校更名为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9月1日启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印章。
1990年4月5日国家教委批准同意试办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991年开始,中专教育随着大专层次的高职教育规模扩大,规模和专业逐步减少。原来的中等专业逐步转变升格为高职专业。到1999年,中等专业停办。
1991年,经原国家教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发文《关于试办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通知》批准,以军需工业学校为依托,建立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试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是当时全国独立设置的两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之一,是最早承担高职教育试点任务的学校。学校由总后生产管理部与邢台市任人民政府实行军地联办、军民共建,一个学校,两块牌子,党的工作受中共邢台市委领导,行政管理由总后生产管理部负责,层次为专科,学制三年。1991年6月10日,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立大会在学校礼堂隆重召开,邢台市副市长、学校副董事长刘玉今主持大会,总后生产管理部副部长周开迪和邢台市委书记王同林为学校揭牌,宣告学校正式成立。
1994年7月,经总后勤部批准,军需工业学校升格为大专,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97年3月国家教委批复我校由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更名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起,成为我国最早命名为“职业技术学院”的两所高职院校之一;6月13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揭牌庆祝大会在院体育场隆重召开。9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院。隶属关系不变。校名由国家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题写,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张天保出席了揭牌仪式,随后由总后生产管理部、河北省教委共同主办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报告会在学院举行。
2002年7月学院从解放军总后勤部整体移交河北省,成为河北省直属管理的省属高校,纳入省高教发展序列。
2005年作为教育部“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试点院校通过专家评审。
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之一。
2009年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国第一批河北省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09年3月启动了校区征地扩建工作,并被河北省列为重点建设项目。
2011年6月,校区扩建工程的正式开工,开启了学院发展新的里程碑,为学院下一步增实力、上层次,建成全国一流示范强校和开放式、应用型、多科性技术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预计2012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
2012年5月28日,“际华服装学院成立大会”在我院体育馆会议中心隆重召开,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校企合作二级学院——“际华服装学院”正式成立。
历史沿革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原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2002年7月整体移交河北省直属管理,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也是教育部与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层次,面向全国招生,为军队和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学院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钢铁北路,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前身是“邢台农业机械学校”,1979年8月28日成立于河北省邢台市。当时,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形势需要,经国家农机部国农(79)科教4号文件批准,在原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迁京后的校址上组建邢台农业机械学校,中专层次,隶属于国家农业机械部、河北省革委会双重领导,以部为主,党、团关系、人事关系归邢台市管理。
1982年,农业机械部撤并入机械工业部,10月15日机教字862号批准邢台农业机械学校随之更名为邢台机械工业学校,隶属机械工业部领导,12月6日正式启用机械工业部邢台机械工业学校印章。
1983年4月11日机械工业部和总后勤部关于改变邢台机械工业学校领导体制的协议决定,从1983年5月1日起由机械工业部领导管理的邢台机械工业学校改由总后勤部领导管理。8月20日学校划归总后军需生产管理部领导,邢台机械工业学校更名为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9月1日启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印章。
1990年4月5日国家教委批准同意试办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991年开始,中专教育随着大专层次的高职教育规模扩大,规模和专业逐步减少。原来的中等专业逐步转变升格为高职专业。到1999年,中等专业停办。
1991年,经原国家教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发文《关于试办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通知》批准,以军需工业学校为依托,建立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试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是当时全国独立设置的两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之一,是最早承担高职教育试点任务的学校。学校由总后生产管理部与邢台市任人民政府实行军地联办、军民共建,一个学校,两块牌子,党的工作受中共邢台市委领导,行政管理由总后生产管理部负责,层次为专科,学制三年。1991年6月10日,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立大会在学校礼堂隆重召开,邢台市副市长、学校副董事长刘玉今主持大会,总后生产管理部副部长周开迪和邢台市委书记王同林为学校揭牌,宣告学校正式成立。
1994年7月,经总后勤部批准,军需工业学校升格为大专,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97年3月国家教委批复我校由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更名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起,成为我国最早命名为“职业技术学院”的两所高职院校之一;6月13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揭牌庆祝大会在院体育场隆重召开。9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院。隶属关系不变。校名由国家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题写,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张天保出席了揭牌仪式,随后由总后生产管理部、河北省教委共同主办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报告会在学院举行。
2002年7月学院从解放军总后勤部整体移交河北省,成为河北省直属管理的省属高校,纳入省高教发展序列。
2005年作为教育部“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试点院校通过专家评审。
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之一。
2009年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国第一批河北省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09年3月启动了校区征地扩建工作,并被河北省列为重点建设项目。
2011年6月,校区扩建工程的正式开工,开启了学院发展新的里程碑,为学院下一步增实力、上层次,建成全国一流示范强校和开放式、应用型、多科性技术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预计2012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
2012年5月28日,“际华服装学院成立大会”在我院体育馆会议中心隆重召开,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校企合作二级学院——“际华服装学院”正式成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