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樟树市乡镇之窗——刘公庙

家乡区县: 江西省樟树市

1.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境内道路总长92千米,赣粤高速公路长2.2千米穿境而过,228省道清高公路共长17千米以及长34千米村镇公路相互交织,14个村委会实现了村村通,组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2011年全镇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300辆,12000吨位;货运量216万吨。
邮政电信:2011年末有邮政支局1处。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1.3万份。电信营业所1个,移动代办点6个,联通营业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530户,移动电话用户7800户,互联网用户138户。

2.镇区市政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 通过2007年新农贸市场和镇政府办公大楼成功搬迁,从而使我镇集镇建设推向了发展快车道,集镇面貌日新月异。2011年,为积极响应省、市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投资15万元对集镇至天佑寺路段进行了水泥硬化;投资30万元建设占地3亩的垃圾处理站,兴建日处理8吨的垃圾焚烧炉,购置垃圾清运车,确保沿线垃圾及时清扫,保证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投资10万元进行了集镇规划,重新划定公路沿线人行道砖的控制线,规范沿街商户的店外经营和占道经营行为;投资2万元购置20多个钢制垃圾桶安装在集镇主干道,规范广大商户乱倒垃圾行为,城镇面貌大为改观。启动了天佑路改造工程,重新布放了自来水供水管道和供电线路,移除了两侧花坛,主干道大为拓展。新建商住房60多套,新增集镇居民200多人。对集镇休闲广场进行了改造,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和高架照明灯,铺设大理石广场4000平方米,设立舞台,购置音响、音碟机等设备共群众健身娱乐,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

3.公共交通:建成汽车客运站1座,2011年末城区公交汽车线路2条,运营总里程达75千米,公交车9辆,年客运量38万人次。
4.排水:2011年前集镇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8千米,生产能力40吨/日,年工业用水25万吨、生活用水15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8%,年人均生活用水180吨;排水管道14千米。争取中央直补资金377万元建设的千吨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此集中供水项目,涉及大公、肖塘2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和刘公庙学校。该项目的建成,能够解决我镇8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满足集镇居民和部分农村人口对水量水质的要求。
5.供电:2011年末集镇区拥有5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座。
6.园林绿化:2011年末镇驻地有花坛30个,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
7.地方特色
天佑寺:天佑寺位于刘公庙镇妙泉村,风景秀丽、交通便利、山势雄伟,前有玉溪潺潺流水,后有青山大树参天,属休闲、旅游、修身养性的好去处,是四方群众纪念元末护国大将军刘天佑所建。刘天佑,刘公庙镇杜塘村人,身材魁梧,嗓音洪亮,自幼习武,武艺高强,从军后,百战百胜,屡立战功,官至大将军,后战死沙场,家乡群众十分崇拜。修建庙宇以纪念刘天佑大将军,命名刘公庙。后在文革期间庙宇被毁,刘公庙至此有上百余年历史。刘公庙镇也因此得名。
2008年民众自发重建庙宇,同年已修建观音殿、天佑殿、随后修建了大雄宝殿、地藏殿、天王殿、厢房等建筑。天佑寺面积4亩,南北长60米,东西宽33米,庙宇自修建以来一直香火兴旺,一直以来周边县市乡镇许多善男信女经常来顶礼膜拜,自发祭祀,尤其是每年的阴历六月初二的庙会,更成为当地及周边群众祭祀刘公的重大宗教节日。

刘公庙挂面:刘公庙手工挂面源于清代,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经过长期实践,其工艺日趋完善。其制作工艺如下:①和面。用面粉与适量的清水、食盐经过充分搅拌,成一面团。②擀面。用擀面杖将面擀成饼状,再用手将面饼揉成面团,然后又擀面,揉面、擀面百余次,直到面团筋道。③裁面。用面刀将面饼切成直径2平方厘米的长方体条状。④甩面。用手将条状面置放在桌案上甩打,使其成更细的条状。⑤盘面。将细条状的面条盘于木盘当中成同心圆状。⑥绕面。在木凳上将面条绕在两根木筷之上。⑦拉面。将绕在木筷上的面条挂在面架上,轻轻往下拉,直到面条细如发丝。⑧收面。将风干的面条一束束收下来,包装。上述工序要历经12小进左右,经过上千道手工。
现在刘公庙镇已形成家家户户做挂面的传统,面条筋道,欠煮不糊,口感顺滑,味道鲜美,有人用“细如锦丝绕不折,亮如银线煮不糊”形容。刘公庙挂面已成为馈赠亲友的礼品,并远销省内外。
樊城堆遗址:樊城堆遗址,是江西赣江——鄱阳湖水系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它地处樟树境内,位于樟树镇以西约20多公里的刘公庙镇庙下村附近,与地处肖江上游的吴城商代遗址,相距仅六、七公里。自1977年试掘以来,经两次正式发掘,揭露面积累计达825平方米,取得了一批实物资料,初步了解了它的文化内涵和性质。樊城堆遗址的堆积层次,自上而下有七个自然层,第三层至第七层,是早期堆积的下文化层,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第二层,是晚期堆积的上文比层,属于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堆积。
樊城堆遗址下文化层出土遗物中,最具特色的是浅盘鼎、壶形鼎,各种式样豆类器、以及器盖和彩陶器等。据近年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樊城堆文化的南限目前已达于都,北界已到长江边缘,它是分布在赣江——鄱阳湖水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是江西地区土著文化,现已提出命名为樊城堆文化。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名录。
百年古村:杨家村委塔前彭家村,是始建于清代初期的古村落,目前任然保留着比较清晰的原生古村落形式,传统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村落布局一宗祠为中心,居民向两侧展开构筑,形成街巷规整的聚落格局,不尽保留着鄱阳湖滨地区的村落面水而建成的门墙特色,起单体建筑亦呈现较为典型的“赣派” 风貌。在现存的传统建筑中,大多数为清代建筑尤为珍贵的是宗祠建筑有绝对纪年和与古建筑相关的碑记。为嘉庆二年、嘉庆二十五年、道光元年的遗构.

Fyc(2014-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