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岷县二郎山战斗遗址

家乡区县: 甘肃省岷县

二郎山位于岷县县城南郊,东临迭藏河,紧接城北有洮河,山上可俯瞰县城全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军事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岷县县城的天然屏障。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途经岷县,当时,岷县县城及城南二郎山由“国民党陆军新编十四师鲁大昌”把守,对红军“速出甘南,抢占腊子口,攻占岷县城”, 以及发动“岷洮西战役”构成极大威胁。期间,鲁大昌命令驻守部队筑碉堡,修战壕,加固了山、城防御工事,妄图以岷县县城为据点,堵截红军北上。“攻城必克山”,从 8 月 10 日开始,红军在政委李先念、军长程世才的指挥下,进行了攻打岷县城及二郎山的“二郎山战役”,连续激战六昼夜,先后歼敌 1500 多人,缴获轻重机枪 11 挺,迫击炮 5 门。由于红军地形不利,又缺乏攻坚武器,加之刚出草地,体质虚弱,红军伤亡 1000 余人,敌人损失亦重。为了保存实力,恢复体力,壮大革命力量,在以后的 50 多天时间里,红军对鲁部所占山、城从强转入围攻、佯攻。期间,红军一方面在周边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宣传中国革命,扩大了红军影响,动员青年参军,壮大红军力量;一方面帮助群众开展生产,发动群众筹粮筹物、积极休整。在岷期间,红军在县内建立了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红军离开岷县时,岷县人民热爱红军、支援红军,捐粮 400 多万斤和大批衣物军需,红军体力也得到极大恢复,有 3000 名岷州儿女参加了红军,为红军继续北上创造了条件。岷县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该址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特殊位置, 1994 年,“二郎山战斗遗址”命名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5 年该基地又命名为“地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基地成为岷县人民追忆红军事迹和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的重要基地。

红军北上之后,军阀鲁大昌勾结地方恶霸,通过所谓的“清乡”、“办善后”对广大劳苦群众大肆进行阶级报复,不少苏维埃干部和红军伤员惨遭杀害。西川区苏维埃主席叫张有才,在敌人刑讯逼供面前坚贞不屈,就义之前,他高唱岷州“花儿”,唱词为:“桦材劈成碌碡极,我为红军当主席,豁出人头手里提,你把爷们儿阿么呢”,豪言壮语,惊天地,泣鬼神。深受红军长征影响的岷县人民,涌现出了许多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红军伤病员的可歌可泣事迹。据《岷县志》记载“岷县英烈众多”,为岷县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素材。

王正霞(2014-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