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小刀会,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公历(下同)7月间在厦门旗杆脚五祖庙建立,是反对满清皇朝的神密组织。创始人陈庆真,又名陈正成(个别资料误笔为陈玉成)。他和同安人王泉征集了刘标等12人,共同立誓建会,打起“反清复明”的旗号。其会规、歌诀、口号、隐语和仪式与天地会相同,是天地会的支派。建会不久,刘标等7人被捕,陈庆真遂转移到今我区海沧(时属海澄县)文圃山石鼓堂,于11月间邀王靖、李景、黄允、王淮等14人入会,后又发展会员多人。11月24日夜间,会员王春、陈沙等13人在灌口被捕。上任甫6天的兴泉永道张熙宇的中军参将陈胜元顺势派兵搜查,逮捕了陈庆真。陈庆真被“严刑拷打,立毙杖下”,小刀会遭到严重摧残。
咸丰三年(1853)3月,太平天国起义军陷南京,举国震动。南方各省纷纷起义响应。海澄县归国华侨江源、江发昆仲“购有洋小刀数百柄,遍赠同类”,在石鼓堂重建小刀会(其主体是农民,也有船工、码头工和游民)应运加紧活动。不久,江氏昆仲被海澄知县汪世清捕杀。广大会众怒火中烧,他们在黄德美、黄位(又名黄威)领导下,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
黄德美家住今龙海县锦宅(时属于同安县积善里。有的史料说他家在同安石兜—今我区坂头水库内;也有史料说他是灌口人,皆谬误),是大员外,时龙(溪)、同(安)两邑边境都有他的田园。因连年亢旱歉收,龙溪县浒茂村的佃户抗租,他向官府告状,希望其利益得到当局维护,讵料反受掌管收租的里司勒索,多交粮税六、七十两银。黄德美因此迁怒官府,遂以对佃户减租,甚至施赈放粮为手段,笼络农户,发动反清。而官差催收钱粮,刻不容缓,动辄拘捕殴打,多方胁迫交粮,人心愤慨,终于酿成官逼民反。黄德美遂号召农户揭起反清旗帜,成为农民领袖。
黄位是灌口小商人,以贩卖牛皮为业,好打抱不平,敢于扶弱抑强,深孚众望,“手下党羽千有余众,亡命居其半,故上至山兜(今称东辉),下至海滨(今杏林区),东至塘溪桥(按:即苎溪桥),西至角尾市,皆位之势力范围”。他召集小刀会骨干,于是年4月初在灌口李林刘心庵(1959年倒塌)开会,决定举行起义。会后,骨干分头活动,一呼百应,组织迅速发展到六千人,并公推黄德美为统领,黄位为“汉大明统兵大元师”。黄位遂任命宗侄黄志信黄志信家乡镇名黄巷,是与灌口李林毗连小村落。传说小刀会将失败时,黄志信梦见“一群黄蜂飞入树林里”。据释梦,认为黄氏应迁入李林才安全,于是黄氏纷纷迁移到李林,小刀会失败后,清军进剿时,黄巷已是一座空村,后来房舍倒塌,其残垣断壁于1960年由灌口公社拆到附近的鱼孚村建小糖厂。为军需官。
当时太平天国革命形势方兴未艾,清廷抽调各地兵力增援湖南、江西。小刀会“乘闽兵外援内虚”,竖起“反清复明”、“官逼民反”大旗,提出“杀赃官”、“救民除暴”的口号,于5月13日(四月初六)发动起义。是晚攻克海澄县城,翌日陷石码。17日占领漳州府城和长泰县城。漳州知府文秀、总兵曹之祝被击毙。
余志宾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jimei.html
余志宾网络营销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yuzhibin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