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名优特产

家乡区县: 甘肃省宕昌县

名优特产沙湾罐罐酒

   沙湾罐罐酒,亦称黄酒、砸杆酒,是烧制“二锅头”的料酒。据史料记载始于宋代,已有近千 年的历史。罐罐酒的酿造,有严格的要求和复杂的程序,首先要将晒好的红谷、青稞、高梁等粮食除去秕谷和杂物,然后放入加热的锅水中煮。这一过程要掌握火候,绝不能煮焦,煮熟后马上凉在大蒲篮里,不停地搅动散热,凉冷后,拌以酒曲。酒曲也有两种,一种为山林里采摘的植物密密贯(园形小叶连成藤状),晒干后和麦麸做成酒曲,这种酒曲发酵慢,称为慢曲;一种为购买的四川酒曲,这种酒曲发酵快,称为快曲。酒曲拌好后捂上三至五天,待发热有酒味后,装入缸中,缸口用圆形石板盖住,并用青土泥密封,不能透一点气。过三至六个月后(一般快曲三个月,慢曲六个月),可将发酵后的酒醅舀入煨罐,加水煮沸,插入小竹节筒饮用。快曲酒浓烈醇香,使人精神爽快,慢曲酒醇香甘美,使人回味悠长。如果是红谷酒,那就更为上乘。

   沙湾的罐罐酒以其用料种类多,营养丰富而深受群众的普遍喜爱,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家家沙湾家家酒,灌灌酒既是劳动归来后消除疲劳的“解乏酒”,也是招待客人的“看家酒”。如今,沙湾的罐罐酒作为一种地方特色饮食已走出沙湾,享誉县内外。

沙湾二老壳

   沙湾二老壳,原名老烤,由于两字音相近,地方口语叫做二老壳;也是由料酒煮一次,再烤酒一次,共两次而得名。是把提前酿造好的料酒再次烧烤而成的白酒,酒精度一般在35-40度之间。烧制二老壳非常讲究工艺,烧制的器具也非常独特,由圆孔锅盖、套杆、套缸、竹筒组成。套杆起连接作用,套缸下面是一个圆通孔,用来连接两端的套杆和竹筒,通孔上面是冷却缸,用来装水冷却通孔里的酒蒸气。烤酒时,把料酒放入大锅盖上之后,将套杆与锅盖圆孔、套缸圆孔一端相连,竹筒从另一端相连。锅里的料酒煮开后,酒蒸气从锅孔盖传入套杆,再由套杆传到套缸,在套缸的通孔子里,酒蒸气由上部的水冷却变为酒,从竹筒里流出。烤制时要不断更换套缸的热水,以便稳定温度,火更要注意,不能大,也不能小,大了酒出来后有焦味,小了出酒慢且味淡。酒的好坏与料酒有关,料酒若在酒缸里密封不好漏气,烤出的酒就会有一股酸味。

   二老壳更奇怪的是与烧制人的性格还有关,如烧制女人性格刚强,酒则烈,性格温柔,酒则绵,性格古怪,酒则怪味。烤制二老壳常用的料酒有高粱、玉米、红谷、青稞、小麦,其中高梁居多,青稞的酒最为上称。在沙湾,不管贫富,婚丧嫁娶,招待客人,都不买酒,全用自家烤制的二老壳。二老壳与沙湾罐罐酒齐名,是宕昌南部地区特有的地方饮食。它以特有的乡土风味和物美价廉的独特品质,长盛不衰,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现在二老壳已走出沙湾,享誉县内外。

 

期待@梦转(2014-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