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大陈镇

家乡区县: 浙江义乌市

大陈镇为一建制镇地名,在我国浙江省(2个)以及河北省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中国衬衫之乡——大陈镇,地处义乌市北大门,与诸暨、浦江接壤,距义乌机场12公里,铁路浙赣线、03省道贯境而过,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区,人口9.1万,其中常住人口3.9万,外来人口5.2万。改革开放以来,大陈人凭着“争强好胜、敢为人先”的大陈精神,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服装业为主导,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温家宝、习近平、张德江等领导先后视察过大陈。先后荣获“中国衬衫之乡”、“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浙江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百强乡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生态镇”、“浙江省文明镇”、“国家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大陈镇属丘陵、半山区。水利条件良好,除山塘水库外,发源于楂林、巧溪的大陈江也流经大陈镇后注入浦阳江。山林面积占总面积的78%,水田占21%。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240天以上,具有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的良好条件。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三农”工作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兴农,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拥有金华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3个、市级无公害基地16个,认定绿色产品2只,有机农产品1只。有机茶、猕猴桃、义乌大枣、葡萄、竹笋、高山蔬菜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大陈人凭着“争强好胜,敢为人先”的大

大陈镇
陈精神,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农业为基础,服装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相应发展的产业格局。服装行业是大陈的支柱产业,主要生产衬衫、无缝内衣、西服、西裤、领带等服饰产品。全镇共有工业企业55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7家;拥有先进服装生产流水线1000余条,日产衬衫40万件;先进无缝内衣生产线60条,日产内衣9万余件,为义乌的服装品牌汇聚地和主要外贸出口基地之一。2003年被省工商局认定为浙江省衬衫商标品牌基地,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只,中国名牌产品1只,国家免检产品5只,浙江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5只,金华市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1只。
2001年区划调整后,大陈镇区域范围扩大,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大陈镇政府将以现代化总揽全局,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和加快城镇建设,以服装兴城,把大陈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建成区1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5万以的义北服装城。

截至2011年11月,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4.7亿元,同比增长17.03%;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3.86亿元,同比增长15.06%;完成出口交货值19.37亿元,同比增长17.39%。其中能达利、黑马、鸿顺、羽艳、丝绸等一批上规模企业的年纳税额都已达到了100万元以上。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城乡,而且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巴西、俄罗斯、西欧、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大陈镇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武装头脑,以现代化总揽全局,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3年被省工商局认定为浙江省衬衫商标品牌基地,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只,中国名牌产品1只,国家免检产品5只,浙江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5只,金华市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1只。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工程建设以创建成为省文明镇、金华市文明镇。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被评为“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体育事业先进乡镇”。
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大陈镇中、中心卫生院、大陈污水厂已基本完成建设。异地奔小康、农村联网公路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以城镇道路为骨架的10平方公里的城镇框架初步形成,依托大陈自然风貌,城中有山、山水环绕的生态型城镇正在构画。新农村建设大步迈进。以率先实现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生态大陈。科学编制大陈生态镇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生态工程,加强村镇绿化,积极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改善农村面貌。拉长服装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探索循环经济。2007年9月,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镇,成为我市首个国家卫生镇。着力开发打造“生态休闲观光游”旅游项目,初步形成了宦塘竹轩山庄、八都溪、九都溪“万亩竹海”风景区产业带。继续推进以“农家乐”为主导的旅游开发,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宜居大陈。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农村“美丽乡村”、“乡风文明村”建设活动,不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全镇90%的村(居)建设了灯光球场、图书室和文化活动中心。新建、改造一批村卫生院,方便群众就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推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
平安大陈。以“硬”的措施抓安全,确保全年无安全事故,以“实”的工作抓稳定,确保社会平安和谐。建立健全“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防控体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巩固人员分离及拆违成果,加大中小企业电气化改造和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力度。进一步强化劳动用工管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大陈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发扬“争强好胜、敢为人先”的大陈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带领全镇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朝着打造现代化生态型服饰名镇的目标迈进。

小楼楼(2014-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