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对联

家乡区县: 揭阳市惠来县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酒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今文人学士大多喜欢饮酒,同样也产生了具有浓郁酒文化的对联。
  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的一曲《凤求凰》使得卓文君顿生爱慕之心,雪夜私奔,与其结为夫妻。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携壶涤器,并亲自抖笔泼墨,为酒肆写下了一副对联:“有同嗜焉,从吾所好;不多食也,点尔何如。”横批“古今同醉”。这可能是有关酒的最早对联。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引发出了多少有关杏花村的对联:“品珍竹叶,村号杏花。”“竹叶杯中春有色,杏花村里客多情。”“画栋前临杨柳岸,青帘高挂杏花村。”……一时间杏花村成了酒的生产基地,“竹叶青”也成为名闻遐迩的品牌酒。于是,文人学士慕名而至,一时多少豪饮!
  素有酒仙之称的唐代诗人李白,一生豪饮,饮名与诗名同样显著。有人把他的诗句同王维的诗句集成了对联:“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与尔(你)同消万古愁(李白)。”“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酒为李白壮诗思,发豪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江上吟》)这就是李白酒酣墨浓之作。“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对李白一生的评定如是说。
  浪迹天涯,仗义江湖的文人侠士没有一个不饮酒的。他们才气横溢,豪情万丈,酒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传奇色彩。“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是诗人黄庭坚在《寄黄几复》一诗中的诗句。作者仕途多舛,两遭贬谪,漂泊江湖,借酒浇愁,雨夜怀旧,一片义气:“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易水边,荆轲接过前来饯行的燕太子丹满斟的烈酒,一饮而尽,慷慨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达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一时天地动容,风云变色。酒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侠气十足;充满豪气的是三国时孔融“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联句……
  有名酒楼的对联大都出自名家手笔。联句隽永,人文品位高。如“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浔阳楼联)潮州“韩江酒楼”的对联更是耐人寻味:“韩愈送穷,刘伶醉酒;江淹作赋,王粲登楼。”此联首尾分别嵌入“韩江酒楼”字样,又引出了与诗酒有关的4位历史名人的典故:韩愈,世称韩昌黎,唐邓州南阳人,曾为潮州刺史,治潮有功,作《送穷文》;刘伶,一生嗜酒,写过《酒德颂》;江淹,南朝梁考城人,少以文章著显,晚年才思微退,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作有《恨赋》、《别赋》等名篇;王粲,三国山阳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避乱依刘表于荆州,感事伤怀,作《登楼赋》。
  还有市井酒肆,村野小店有关酒的对联。如“瓮底风光眠宰相,座中春色醉神仙。”“美味遍招云外客,酒香能引洞中仙。”“一楼风月当酣饮,万里溪山豁醉眸。”“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这些都是店家用以招徕生意所作的广告式对联。

冰焰(2014-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