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敦煌如何绘制未来的美好蓝图;如何再续古老文脉,再现历史辉煌,成为文化建设的弘扬者和先行者?敦煌市委、市政府在认真调研、充分酝酿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面对未来的战略选择,这就是———展示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
———丰厚的历史文化已被视为战略性资源。我们积极寻求历史文化和当今文化市场的契合点。敦煌不仅是古代文明的汇聚地,更是当代文化艺术的大都会。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保护这些文化资源为己任,同时也要在时代的进步中造就文化艺术的进步,实现文化艺术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应以项目促发展,以建设带有标志性的文化景观,形成亮点。首先做好《敦煌城市总体规划》、《敦煌艺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敦煌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方案》、《阳关文化旅游规划》、《玉门关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阳关遗址及汉长城烽燧遗址维修保护等项目工作,搞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敦煌曲子戏的保护、挖掘工作,这些工作都将为敦煌由魅力之都向艺术之都的转变打下基础。
———发展文化产业已放在了优先的位置。敦煌要让有形的文化遗产变成丰厚的社会、经济效益,并用这种效益反哺文化事业,形成递进发展、生动活泼的局面。再现魅力敦煌,打造艺术之都,这就需要我们将历史文化的这种品性发扬光大,以经过改造和发展的历史文化遗产,来占领和拓展当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今后我们将以优惠的政策,创新机制,拓宽文化产业多元投资的渠道,对兴办文化旅游项目,在选址、申报、立项、审批等方面优惠优先,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对文化产品开发、文物保护开发、民俗工艺品挖掘、中小型文化旅游企业创业都予以扶持。
———兴建文化产业圈和艺术产业带是敦煌打造艺术之都的首要之举。按照大文化、大市场、大发展的思路,建设“中国敦煌艺术开发区”和“阳关文化旅游观光区”。敦煌艺术开发区将按照文化资源的分布现状和产业基础,积极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建立民间民俗工艺品生产的营销体系,举办各种交流会、拍卖会、博览会、咨询鉴定和知识讲座等活动,吸引收藏爱好者,让艺术产品转化为商品,逐步使敦煌成为收藏家的乐园;举办敦煌艺术展示活动,建立创作室,建设杨家桥“画家村”,让名人大家顺利开展艺术创作、交易,形成文化景观和人文景观,建成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艺术院校学生的实习基地。阳关文化旅游观光区将以历史文化为主题,文化亮点为路径,把区域水系、葡萄基地、文化古迹、自然景观整合开发,营造集历史遗迹游览、田园风光感受、民俗风情体验、历史文化追思、现代情怀舒展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观光区,从而夯实艺术之都的根基。在该区域建立文化旅游商品研发、设计、销售体系,进一步开发以飞天、壁画为题材的敦煌艺术造型系列,以莫高窟、月牙泉、雅丹地貌为题材,开发蜡染、镌刻为主的民间传统工艺系列,形成敦煌文化艺术产品系列和集团冲击力。
———用文化包装城市已成为打造艺术之都的亮相工程。敦煌的优势在旅游,特色在文化,突破口在城市建设,归结点在弘扬历史文化、创造新的文化。把敦煌定位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的旅游城市、河西走廊的中心城市之一来考虑。在具体工作中,把城市当作景区建,单体建筑当作景观建,运用敦煌文化元素包装城市,把敦煌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敦煌风情城、飞天迎宾雕塑广场等十大城市建设工程及敦煌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阳关博物馆、敦煌大剧院的建设,使敦煌成为历史长廊。同时,城市街面历史文化浮雕的绘制,街道的改造,汉唐夜景灯光的营造,汉唐风格敦煌工艺品和特色仿古车的制作,使敦煌成为艺术长廊。
———神奇的敦煌已是兴业创业的热土。我们将邀请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学者举办经常性文化交流活动,举办第四届中国·敦煌飞天国际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敦煌葡萄节和敦煌·国际服饰模特艺术节、“戈壁绿洲———敦煌”旅游招商推介会。组团赴日本、韩国、新加坡、北京、上海、云南、福建等地开展文化旅游推介,以及大型杂技歌舞剧《敦煌神女》的成功演出、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天津的火热展出,为敦煌的形象营造了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使敦煌加快了国际旅游城建设步伐,由魅力之城向艺术之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用敦煌文化元素精心包装的魅力敦煌,顿时散发出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人类的敦煌,世界的敦煌将以新的姿态拥抱世界,回报人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