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峰,位于浙 绍兴香炉峰
江绍兴市稽山门外,从大禹陵南有三处可上山,海拔354米。从峰北螺狮旋启程,过南镇殿,拾阶1508级,经青翠亭等数亭,可达峰顶。峰顶数十米见方,形似香炉,每逢云雨天气,山顶雨雾迷朦,烟霭缭绕,有“炉峰烟雨”之称,为越中12胜景之一,故南宋状元王十朋又有“香炉自烟”的名句。[1]
香炉峰四周景色十分壮观,山脊有半月岩、一片石、云门石、飞来石等厅峰异石。东侧有大老鼠塔,顶上有巨石。据古籍记载,峰下有罗汉潭,峰旁有千丈坑。香炉峰旧有庵,倚岩而筑,名南天竺,现已重建,并在山上新建了三圣殿和观音宝殿。山脊线石壁上,有近现代题刻七处,摩崖中字数最多的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相传宋代即于此供奉观音像,时称南天竺。香炉峰现规模最大的建筑当数炉峰禅寺,是1990年由华侨出资,于峰巅建筑而成。占地15.3万平方米,包括观音宝殿、配殿、僧寮及客堂等。
从禹陵左侧,有轿路、螺丝沿、口山路三处可达山巅。螺丝沿在炉峰北坡,陡峭危岸,从山脚启程,过南镇殿遗址,登 1508 级石阶,新建而尚未命名的一号亭、二号亭、三号亭以及青翠亭,一路登攀,真如王十朋所谓:“郁郁苍苍、岩岩嵬嵬,磅礴蜿蜒”,大有“天柱可梯”之感。三号亭在香炉峰的西岗上,由此向东,坡度虽有减缓,而险情陡增。但见峰顶巉岩突兀,形似鲫鱼背(俗称瘦牛背),最窄处不过三四米,而两旁则是悬崖峭壁,深下见底。峰顶数十米见方,形似香炉,唐白居易有“峰峭佛香炉”之诗句, 每逢云雨天气,山顶雨雾迷朦,烟霭缭绕,有“炉峰烟雨”之称,为越中12胜景之一。 沿山脊有半月岩、一片石,云门石、飞来石等奇峰异石,把香炉峰装点得让人分不清是人间还是仙境。
观音殿
过瘦牛背,但见右手边满壁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刻石,把人引人峰顶的观音殿。据记载,炉峰之巅原有
天柱山寺。南朝宋时,寺内香火已盛,高憎法慧“持律甚严,隐禹穴天柱峰,诵法华经,足不履人间者三十年”。唐代与刘禹锡交厚深笃的诗憎灵启上人,死后也葬于此山。相传宋朝有一僧人,供奉观音玉像于此,时人称为南天竺。明人魏耕《游天竺寺寄会稽姜迁梧》诗中,就有“昔闻天竺寺,梦想玲珑厓”之句,此后,南天竺时有兴废。蔡元培曾为该寺题写过“慈云广被”的横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