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位于老县城盛山公园山凹中,为开县第一大寺院,也是早年川东佛教活动的胜地。近年来,大觉寺因其久远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布局,已成为开县旅游的黄金景点,受到人们青睐。
“每年春节,我们一家人都要回来,到大觉寺看一下,感受那独特的民俗文化氛围。”昨日,开县籍著名文化人彭先生感慨不已地说。
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开县大觉寺,其实就是开县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而也正因这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爱情故事,平添了对大觉寺的几分追忆。
历史 香火延续千年见证荣辱兴衰
开县大觉寺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至唐贞观年间重修后颇具规模。至唐元和年间,考功员外郎韦处厚被贬为开州刺史,韦公与该寺高僧柳律禅师结为好友,便主持将此寺修缮一新,定名为“长宁寺”。
韦在任三年,闲时常游盛山,留下盛山十二景诗,时有白居易、元稹、张籍等人作诗应和。之后,韦处厚做了唐文宗时的宰相,这些诗作也共联为大卷,韩愈为之作序,一时间开县盛山声名远播。而此时长宁寺也因此名满天下。
明朝开国之初,早年曾作过僧人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长宁寺情有独钟,将其更名为“大觉寺”,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觉传无尽”之意,大觉寺被奉为国寺。
上世纪30年代,大觉寺维修一新,在寺西北新建藏经楼。至此,寺院占地数十亩,拥有佛殿禅房60余间,佛像数以百计,单铜铸佛即有60余尊,常住和尚近100名。整个寺庙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年年岁岁,香火不断,前来参拜的游客络绎不绝。大觉寺历经千年,至今仍香火旺盛,游人如织。近年来,大觉寺已列为开县旅游的黄金景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