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元宝山区

家乡区县: 赤峰市元宝山区

  元宝山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辖区,面积952.14平方公里,辖5镇6街,人口32.3万。元宝山区位优越,地处蒙、辽、冀三省区交界处和东北华北经济区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元宝山区交通便利,距北京450公里,距辽宁锦州港210公里,是内蒙古最近的出海通道。国铁叶(柏寿)赤(峰)线、(北)京通(辽)线穿境而过,赤(峰)朝(阳)高速公路与东北地区高速公路网连接,是内蒙古联系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
  元宝山区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境内探明煤炭储量21亿吨,全区年煤炭产量2768万吨,煤电装机容量22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近百亿度。元宝山区城乡交错,地企交织,工农交融,始终接受着国家能源基地大工业文明全方位辐射,是一座新兴的移民城市,现区内聚集了煤炭采掘、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生物制药等专业技术人才5万余人。先后被列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首批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立为绿色产业示范区。
  “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民生状况明显改善的态势。形成了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开发试验区为龙头,平庄、五家、云杉路工业集中区共同发展的工业格局。现代农业初具雏形,菜、乳、肉三个主导产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基地的格局。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市场建设等方面有了新突破,五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7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1倍。“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经济综合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在赤峰市保持领先地位。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7.6亿元,年均增长16.5%。“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亿元,年均增长27.4%。财政收入18.36亿元,年均增长23.2%。。
  “十二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七个翻番、五个突破、三个下降、一个同步”:预计在2010年基础上,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突破300亿元、190亿元、40亿元、700亿元、100亿元大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十一五”下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小宝(2014-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