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鲁特旗蒙古族中学+蒙一中

家乡区县: 内蒙古扎鲁特旗

扎鲁特蒙一中始建于1981年9月。是扎旗唯一一所市旗两级管理的蒙古族重点高级中学。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自建校到现在曾有几次办学结构变化。1983年开始每年招收两个初中班,1992年因蒙二中(初中校)的成立停办初中,1996年经批准恢复初中,每年招收蒙汉英“三语授课教学班”,根据1999年全旗教育改革决定,到2000年又停止初中招生,变成了今天的纯高级中学。建校近30年来,在上级关怀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校领导的艰辛努力和全体教职工的齐心协力下,扎鲁特蒙一中克服种种困难,把握机遇,抓住重点,全面协调发展,收到了良好的办学效益,今天已走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

学校占地面积43258 m2,现有建筑面积18848m2。主要建筑有教学楼二幢、实验楼一幢、学生宿舍楼二幢、学生食堂一幢,有教职工图书资料室、师生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校园网、卫生接受系统、广播系统、拥有现代化设备的理化生实验室。现有教学班29个,在校生1460名,其中住宿生1200名。教职工144名,其中专任教师111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4人,一级教师3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先进个人5人,市级先进个人8人,自治区教学能手26人,市级教学能手28人。领导班子成员共16人,其中校级领导6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党支部、校委会、工、青、妇、学形成领导管理网络。校长负责全面工作,驾驶全局,在党支部、工会、团委领导下的精神文明领导小组负责师生员工政治思想和道德文明建设。以校长挂帅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环境建设工作。实行教务处领导下的教学工作双线管理体制,即年段组和教研组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和教研工作。

近30年来,培养和输送一万多名初高中合格毕业生,其中向高等院校输送近四千名大学生,为国家和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美术音乐科是学校教学的一大特色,美术、音乐专业生每年的大学被录取率居全市同类校前列,美术教师和美术学生作品在国际国内美展中多次获得获奖或展出。

由于学校办学思路正确,学校管理方法先进,教学质量优良,成绩显著,近年来高考成绩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学校先后被授予“自治区民族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市级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市级环境教育绿色学校”、“市级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市级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法制教育先进单位”、“盟市级安全校园”、“旗级高考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教育科研实验示范学校”等。

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年来,紧紧围绕旗委、旗政府“科教兴国”战略,扎鲁特旗蒙一中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协作创新,不断进取,始终坚持“依法治校、改革活校、教研兴校、特色立校”四项发展举措,实施科学管理,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使学校各项工作步入了新的台阶。

健全制度 依法治校

学校的管理要创建一流,必须从经验管理转变到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最根本的就是变“人治”为“法治”。

根据国家、自治区民族教育的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如在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上建立每月评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制,每学期评选先进教研组和先进年段制度,实行班主任工作考勤考评制度,力求使学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实行民主管理。保证了各项制度及决策出台后趋于科学,便于操作。通过建立政治学习制度和广泛联系群众制度,缩短学校领导与教职工的心理距离,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态势,使各项制度变成教职工的自觉行为,达到“不治”而“自律”的境界。他们以“明理、博学、务实、创新”的校训,“团结、奋进、文明、向上”的校风和“严谨、求实、敬业、奉献”教风时刻规范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

转变机制 改革活校

学校要发展,必须盘活教育资源。而教育资源中,教职工是最重要的资源。要“盘活”教职工,只要依靠改革创新。

学校建立了包括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环节干部竞争上岗制在内的一整套人事制度,通过层层聘任和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及聘约等措施,形成竞争上岗、优化组合、职责清楚、层层负责的用人机制,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行全员聘任制,真正打破了“铁饭碗”,改变了过去“有事无人干,有人不干事”的现象,出现了“事事有人干,人人争事干”的良性效应。这一套富有活力的人事制度激发了全体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促进学校较快地形成了政治过硬,决策民主,作风正派的领导班子和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大胆有效地进行分配制度改革,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多酬、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分配原则。这一改革激发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出现了教职工勇挑重担、争创佳绩、追求效益的可喜局面。通过实施科学管理,争创一流学校,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原来学生严重流失,学生不断辍学现象得到遏制,出现了生源充足,师生和谐,校园一片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令人振奋的情景。

优化队伍 强化活力

为了强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根据时代要求与发展需要,在旗委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近几年先后公开招录了30多名年轻教师。这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基本能力较高、具有时代特色和充满活力。通过年轻教师的几批录取,我校教师队伍更加年轻化,学科结构更加合理化,为教育教学注入了充满活力和生机。

提高效益 教研兴校

校领导班子清楚地认识到,学校生命线是质量,质量促发展,发展靠教研。他们做到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对教职工提出“教育观念新、师德素质高、业务能力精、民族感情深、整体结构好”的标准,更新教职工的教育理念,是学校近一步走向规范化。

实施教研兴校,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为此学校采取了岗位自修并岗位提高,请进名师讲学,走出去向名校名师学习,相互学习、借鉴,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年轻教师教学能手等措施。

在教学研究方面,从抓教研活力入手,每学期广泛开展观摩课、展示课、欣赏课、汇报课、跟踪课、新秀课等并同时进行教学回顾与反思,评课,说课等内容的教研活动。经常帮助教师选择课题研究方案,搞好方案的实验,完成总结等。指导和鼓励教师主动承担校本教研和自治区、国家级实验课题研究,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我校开展的自治区实验课题“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正在顺利的进行当中。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已形成了知识与能力并重、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教法与学法并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并重、常规教学手段与先进教学手段并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培育优秀、转化弱势、发展特长、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对学生做到关心到位、教育到位、管理到位。

2010年2月份,学校组成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新一届领导班子勇敢而信心百倍地接受上级交给的任务,创造性地提出学校近期奋斗目标和远景规划,以“民族特色,科学管理,质量一流”为办学思路和途径,带领着蒙一中全体教师一路跋涉,充满朝气,团结和谐,为不负历史赋予放入重任,为把学校办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一方名校而努力拼搏。

Surina(2014-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