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人忠厚老实,勤于农耕,汉中的许多地名,自然土俗,简单明了,听来顺耳,说来有趣,体现了汉中的风俗人情和劳动智慧,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带“拐”字的地名:汉中南门外一街道,因街有两道拐弯,得名“幺二拐”;汉中至武乡的公路中段,因公路在过村一商店时,中间拐了一个硬弯,被称“拐拐店”,十年前该路扩建时,将这段路拉直,弯拐消失,但“拐拐店”地名之称一直延续;“拐角子”,位于北关办事处武家沟村,因地处一个土梁拐弯处。
以“圪垯”取的地名:刘家垯,铺镇南1.5公里,因村民聚居一个土包,俗称“圪垯”;圪垯卡,位于汉中北郊千户营村,因有一土包卡在村边。
以“烂泥”取的地点:“烂泥冲”,武乡镇西南1.8公里处,因在两道黄土梁之间的沟地上,有一片烂泥而得名;“烂泥塘”,位于汉王镇东北2公里,因村西有一烂泥塘得名。
以物品取名:“米糕营”,位于汉中北郊,因当地居民多以做米糕馍为生;“火烧馍沟”,位于铺镇东北郊,因昔日村民多习惯吃火烧馍得名。还有如以售卖太古石为主的“太古石巷”,出售石灰的“石灰巷”、村中有一大碾子的“陈家碾子”等。
以儿化音取名:”鸦儿塘巷”,位于城区西,原巷内有一水塘养鸭;还有“月儿湾”、“轿儿崖”、“豹儿沟”、“儿口”等等。
以历史故事或景观取名:“东塔巷”,位于城东,以古迹“东塔西影”得名;“陈仓路”,位于城北,以古“陈仓道”而得名。
汉中地名还体现了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环境优美的特点。
以绿色自然景观命名的:“花果村”,地处宗营镇,因村民绿化荒坡,以“花果满山”的美好愿望命名;“柏花村”,地处龙江镇,因街有古柏及“柏花古镇”碑而得名;“竹林村”,以郑家竹林自然村取名;还有如莲花村、柳巷、桂花树、桃园子、稻香水库、风景路等等。
以传奇故事命名:九女塘,地处七里镇东北2.3公里,传说早年该村有一水塘,塘中常有九女戏水,后化鹤升天,故而得名;“三娘坝”,在武乡镇,相传明朝建文帝遇难逃至汉中,其第三夫人觅夫于此,故名。哑姑山,位于汉中城北约20公里,传说有一哑姑成仙坐化于此。
因地名而形成的汉中歇后语:“幺二拐的浆水面--连吃带续”;“漫水桥的藕--迷眼子”;“过街楼的树--上不沾天下不沾地”。
这些俗名、俗语、俗地,反映了汉中人老实厚道,语言简明,风趣幽默的特点,在汉中历史发展过程和人民生活中历练而成,是汉中人性格的沉淀,风俗的沉淀,历史的沉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