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中外的榆林豆腐,具有白嫩细腻、味香可口、营养丰富、价美物廉的特点,是榆林市的第一名菜。远方来客,都以品尝榆林豆腐为骄傲,走亲访友,都以豆腐为礼物。
榆林豆腐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明代,榆林古城为长城线上的九边重镇之一。随着城市的扩大,兵民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塞外副食品缺少,居民便用普惠泉流出的桃花水做豆腐食用。食之白嫩细腻、味香可口。榆林豆腐是用酸浆点制而成的,酸浆是制作豆腐后沥出的汁水,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由自身的乳酸菌作用变酸,行业称酸浆。酸浆一般是前一天的浆水酸化后,第二天使用,循环往复,酸值过度就不能用了。点浆时提耙掺浆看到浆花为止,浆花像米粒一样大。掺浆浓淡适中,不宜过急。这是榆林豆腐独特之处,外地豆腐无法与之媲美。慢慢地成为军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
明代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武宗朱厚照巡视榆林,住在凯歌楼。地方官将豆腐献上,武宗食后非常满意,赞叹为京城御厨所不及,成为在榆林每日必食之菜。从此,榆林豆腐誉满京都。
清朝,康熙皇帝巡视榆林,吃了榆林的菠菜烩豆腐后,吟出了“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鹉。”的赞美诗句。康熙回京后,有一日忽然想起在榆林用过的美肴,命御厨仿做,御厨莫知所措,派人赴榆调查,方知是“菠菜烩豆腐”也。榆林豆腐更是名扬天下。外来宾客到榆林,以不尝榆林豆腐为一憾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