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护国镇

家乡区县: 泸州市纳溪区

  【护国镇】201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79400万元,工业总产值88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53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26万元。   

      【招商引资】积极开展以情招商、以商招商,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共引进项目21个,到位资金 55734万元,其中:200万元以上的企业2个,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个,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个。全年新引进纳地方分成税金额50万元以上非工业企业5个,其中4个达到100万元以上。老企业有序扩张。原有商贸企业重庆大渡恒通、湖北荆门远创、广东华建分别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规模企业发展迅速。现有规模企业11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324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76514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8566万元。工业技改力度加大。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全年有工业技改的企业17个,累计完成技改投资 38024万元。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35.41万元(地税本级收入近1300万元),比2009年增长831.53万元(其中:国税地方留成部分完成241.25万元,地税地方留成部分完成564.22万元),积极清偿各项债务176万元。   

      【农工业】农业工业化进程加快。积极引进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目前,全镇有农业加工企业(含加工厂)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3家,粮食加工企业2家,竹木加工企业1家。

      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稳定粮食生产,全镇粮食总产量37786吨。不断壮大产业规模,狠抓茶叶、甜橙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科技得到推广和应用,全年农技培训受培对象达2.7万人次,推广和销售耕整机、茶叶修剪机等财政补贴农业新机具40台,落实补贴资金4万元。全镇水产养殖面积15200亩,水产品产量1570吨,实现渔业总产值1107万元,大力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新引进湘云鲫24万尾。   

      品牌战略持续推进。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在绍坝成功举办“泸州市首届踏青采茶节”,在继续巩固“泸州凤羽、护国柚”两大农业品牌获“特早名茶之乡”、“无公害农产品”、“名优农产品”等殊荣的基础上,水果和茶叶正在积极申报省级“绿色食品”。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切实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新建黄家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积极扶持和培育高优茶叶和金贸果品2个优势专业合作社,共争取和镇级划拨资金9.5万元用于产业发展。目前,全镇已有农村专业合作社7个(伊雯养殖专业合作社、护国岩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橙园果品专业合作社、金贸果品专业合作社、高优茶叶专业合作社、黄家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社员500余人。茶叶、柚子产值大幅度提升,名茶鲜叶从2009年的30元/斤提高到2010年的50元/斤,柚子从2009年的1.5元/斤提高到2010年3.5元/斤,农民大幅增收。   

      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24元,实现劳务转移输出1.76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6亿元。215万元家电和汽车下乡补贴资金全部兑现到位,483万元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位,234万元退耕还林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位。全年信用储蓄存款12800万元。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完成了护国供水站沙田村管网延伸工程,新建了朝阳、伏金、大里三个供水站,解决了4280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步代加快。高标准规划。按区委、区政府对护国的要求,聘请了泸州市设计院对集镇建设进行了全新的规划设计,由攀枝花设计院对全镇中心村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划。目前,正按规划,积极推进集镇建设。现有征地10亩和投资千万元以上房地产项目有5个(今年新引进的有永宁河畔、书香亭、永宁花园3个)。全年累计完成城镇开发建设投资6590万元,新建商住住房466套,门市87个,建筑面积60230平方米。   

      土地经营规范有序。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和征地制度,认真开展“土地双挂钩”调查摸底工作,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全面完成国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至2020年的建设用地工作,计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划600亩,重庆金旺公司通过“招拍挂”拥有乾隆山叉开发权。   

      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牢固树立“抓环境整治就是抓经济”的理念,深入扎实地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今年累计投入资金360万元用于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投入53万元用于集镇风貌治理,投入60余万元用于“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和211示范工程建设”,投入78万元用于垃圾场二期工程建设,投入11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全年新建垃圾池49个,集镇风貌治理2200m,“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完成105户,“211示范工程建设”完成20户。规划5个临时农产品交易摊区,规划车辆停放区域13处,完善道路交通标识48处,补种行道树150株,打击车辆乱停乱放行为735台次,处罚违法金额6.5万元,没收占道经营物品342件,整治市场2个,规范摊点68个、亮照经营215户,取缔冒口经营58处,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4份。集镇面貌大幅提升,促进了集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是护国岩大桥建设总投资约2700万元,自2010年4月10日破土动工以来进展顺利,可望今年10月建成通车。二是川黔高速公路护国镇境内全长12.7公里,涉及8个村22个社96户,已全面完成第三次扩征地工作,正在全面施工建设。三是全面完成了东三路、“大湾路”2条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四是凤仪、东巷口两村的土地整理项目于2009年9月下旬动工,2010年3月完成并通过省市验收。五是成功实施永江、瓦窑两村的扶贫新村项目。六是瓦窑、洞子两村的土地整理各项建设已基本完成,正待验收。七是投入资金30余万元在伏金村实施“五十百千”工程,投入20余万元在龙沟村实施“211”工程市级示范村建设。八是投入50余万元在G321国道两旁及场镇完成了风貌塑造。九是投入120万元建设南部垃圾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大力加强城乡路网工程建设。大湾路、东三路硬化工程基本结束,维修养护镇级公路36.6公里,投入资金11万元,修建完善碎石路9公里,新建瓦窑、凤凰、骑龙、应石村社公路15公里,修补村社道路70余公里,组织实施并完成了铜鼓庵人行桥建设,大里二级场镇硬化等。   

      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完成芝麻山、插旗2个病险水库整治工程,完成渠道防渗1条3.5公里,渠道清淤1条2.3公里,新建排灌渠5条6.8公里,技改山坪塘8口,整治山坪塘15口,新建蓄水池15口,修建香樟林堤防工程30米。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了洞子村、农民村农网改造。全年新建沼气池221口。   

      【民生工程】社会保障不断扩大。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努力提供就业岗位。全年组织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1045人次,新增城镇就业396人,257个下岗和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103个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全镇享受持证救助农村低保户(特困户) 2059人,发放低保金(救助金) 13.8万元,城镇保障对象526人,发放保障金115.13万元,及时下拨救灾救济资金40.9万元,发放抚恤补助金和一次性生活补助11.43万元,发放春节慰问金及慰问品共计4.35万元。全面完成了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成功创建省一级敬老院,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80人,中心村五保老人7人,农村散居五保72人,累计发放补助资金40.58万元。为1434人次困难群众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52.51万元。认真组织社会保险扩面、退管工作,全镇社会养老保险新参保88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852人,办理离职村干部养老保险28人,办理老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参保95人,认真宣传民代教师保险政策,解决民代师遗留问题。认真做好小额保险试点工作,组织参保3792人。  

      教育科技事业协调发展。全年累计投入资金84万元,修建龙沟小学厕所、沈咀小学教学用房主体建设,加强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和其他校舍整治,“两免一补”4204人。成功创建“泸州市科技进步示范乡镇”。   

      医疗卫生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乙脑疫情、二号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季节性重点疾病防控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23%,全年共计报销金额544.53万元,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19158人。积极开展食品质量与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全年无重大疫情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文体广电事业平稳发展。建成农家书屋13家,农民体育健身场地3个,安装全民健身路径1套,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卫星接收设备840套,农村电影“2131”工程放映420场。   

      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大计生投入,计生服务功能日趋完善,计生育龄妇女“三查” 4万余人,当年出生人口控制在469人,计生率达85.5%,人口自然增长率达1.42‰,计划外多孩率1.09%,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兑现奖励资金76.58万元,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570余万元已全额上缴区财政。全面完成创建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区任务。残联、老龄、殡改、双拥、武装、保密、档案、民宗、妇女儿童工作平稳推进。   

      民主法制进程加快。自觉接受镇人大的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10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五五”普法依法治理成效显著,完成了“全国法治先进区”创建任务。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顺利完成第八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村(居)民自治工作稳步推进。行政效能得到提升。便民服务和社会服务功能切实增强。群众工作办公室、惠民帮扶中心挂牌成立,新建镇便民服务中心1个,建成村(社区)便民服务站31个,便民服务中心实行通透式集中办公,11个部门入驻窗口。机关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廉政建设不断深化。认真落实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切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风险点查找工作,加大违纪案件查办力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社情民意收集、处理及时到位,全年共收到“12345”市长热线27件,处理27件。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强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强力推进“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治安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完善“大调解”体系,健全群众和信访工作长效机制,“12345”办结率100%。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实现地质灾害零死亡。   

新浪博客:http://weibo.com/u/2847540272?from=profile&wvr=5&loc=infdomain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YZX2014writer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sichuan/naxi.html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847540272

袁照喜(2014-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