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夏邑农民程丕七外出讨饭,他发过宏愿,“不但要让自己吃饱饭,也让乡亲们吃饱饭。” 如今,身为夏邑中洲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程丕七说,自己的愿望实现了,但他现在又有一个梦,“不但要让乡亲们致富,而且要让全世界尝到夏邑食用菌的美味。”
这个梦也已实现了一半。
现在,夏邑车站镇和周边乡镇的食用菌加工产品已经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除去食用菌加工外,夏邑的板材加工、铸造加工、汽车配件、电线电缆、肉食加工、面粉加工、棉花加工、工艺美术、火机生产等10多个门类有60多个产品行销国际市场。
夏邑,其长江以北最大的火机生产基地、全国铸造之乡、工艺美术品之乡的称谓已经名播国内外。3万家非公企业已经成为夏邑经济得以腾飞的强力引擎,非公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县GDP总量的33%以上,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0%以上。
非公企业已经激活贫困已久的夏邑大地。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现任夏邑县委书记蒋美兰对农民的感情非常深厚,提到夏邑原来的贫困,她说,每一届夏邑政府都有类似于程丕七一样的心愿,“让乡亲们吃饱饭,让乡亲们摆脱贫困。”
但如何摆脱贫困?如何让农民致富?
这个严峻课题横亘于每一个资源困乏的平原大县头上。农业结构调整从而走向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业,是必由之路,但也是充满了艰辛与风险。
夏邑很早就认识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重要性,但具体到做却与预想大相径庭。
1993年前后,夏邑行政推动农民种日本白萝卜和湖桑发展养蚕业,当年大丰收后,萝卜卖不出去,蚕茧无人收购,农民积极性大受挫伤。以后,政府再号召农民推广种植某项经济作物,农民大多是观望与抗拒情绪,这种状况让政府不得不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市场经济下政府该如何做的问题。可以说,建设高效示范园区,典型带动,逐步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做法是被逼出来的。
现在,依靠夏邑建立的8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建立同时带来链式反应,形成农业加工型企业龙头80多家,40多个各类市场组成庞大的市场网络,全县农民经纪人达到万人,建立蔬菜销售公司40多个。由此,仅蔬菜一项,目前,全县就已经规模种植3.33万公顷,销售额4亿元。
夏邑看到了市场的力量,感受到壮大规模产业这条路可行,从而也拉开快速发展非公经济的大幕。
无工不富。夏邑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小县,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之路如何走?
有了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夏邑认为,发展工业也必须走非公之路。
重新审视自身,他们发现夏邑除去资源贫瘠这个劣势外,优势还是蛮多的。夏邑地处鲁、豫、皖、苏四省交界,互通互补,另外,交通便利,劳动力便宜等等,更主要的是夏邑有一批能人早在尝试加工工业,并且产品已经具备外向型特色。比如,汽车配件、铸造、板材、火机等虽然停留在手工作坊的层面上,但已经形成群落。仅小小的打火机一项,每年出口就达一亿多只;板材加工出口成品板500万张,铅笔1.5亿支……
因此,夏邑把原有的国有工业企业全部改制成非公企业,同时走出去招回来一批,打造优良的企业发展环境,放手让非公企业快速发展,政府不像原来那样焦头烂额,且办事效率成倍提高。
2002年,县粮食局面粉厂改制成非公企业,从深圳引资1200万元,组建雪枫面粉厂,去年销售收入已达5800万元,今年将超过亿元,其产品已牢牢占据苏州、上海、成都等地市场,其中苏州面粉市场的90%份额都被雪枫占据;夏邑金龙电缆厂、圣源电缆厂、亿路电缆厂等企业,让夏邑形成一个电缆生产基地,产值超过2亿元;淮海铸造集团有限公司铸件出口连续两年居全省同行业之首,营业收入1.1亿元……
如今,再来看夏邑工业,电缆、汽车配件、铸造、板材加工、棉花加工、食用菌加工、火机、医药、畜产品加工等10多个门类已经各具规模。
工业的快速发展,迅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城市也日渐繁荣,规模日渐扩大,景观日益优美,工业化对城市化的直接影响和促进给每个到过夏邑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紧挨县城的天龙湖拥有3000多亩水面,这在我省平原县城中十分罕见,环绕湖畔长堤的垂柳柔丝同县城整洁的市容相映成趣,无论朝阳初生,还是暮霭时分,湖光涟滟,游人处处,无怪乎夏邑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获得河南省人居环境奖。8个中心城镇也初具规模,其中会亭镇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占全镇人口60%以上。
现在,夏邑每年转移农民都在2万人以上,不但有力推动农业的规模经营,而且城镇迅速膨胀,拉动投资增长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夏邑已经搭建成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
如今,夏邑已经意识到非公经济散、弱的劣势,纺织、火机、蔬菜三大企业集团正在积极组建中,非公经济之车已进入互动、循环发展的良性快车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