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饭食、菜肴 清末、民国时期,人民食用的粮食,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绿豆、豌豆、豇豆、谷子、红薯等。农民以高梁、红薯为主食。有的地方习惯吃发面馍或死面饼子(用锅贴或蒸而成)。大米较少,逢年过节方能吃上一顿。
1981年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夏邑县人民摆脱了吃高粱、红薯、回销粮的困境。过去农民一年到头吃自家腌制的咸菜(如酱豆、萝卜干类)和晒的干菜,逢年过节,才能吃上鱼肉。婚丧喜庆,十大碗筵席,或六碟六碗,或八碟八碗筵席。现在夏邑宴席日趋丰盛奢侈。乡下有提高。近年来,由于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发展,猪、牛、羊肉、鸡、鸭、鱼、蛋、瓜、果、蔬菜,已充斥市场,满足需求,大大丰富了城乡人民的物质生活。
(三)住房
千百年来均为土墙草房,即以泥土为墙,高梁秸或芦苇为芭,苫上茅草或麦秸。农村小康人家有前屋、堂屋、偏屋。很多穿苦人家只有茅屋一二间,一家数代同居一室。为防盗防寒,一般正房后墙均不留窗户,室内阴暗,夏天万为闷热。房屋结构质量较差,数年之后即开始破漏,以后得年年修葺。瓦房只有官衙、公署、庙宇、祠堂和城乡少数上等人家才有。1981年以后,房屋更新速度较快,夏邑县城房屋更新更快,一幢幢楼房从平台升起。城郊居民区砖瓦房鳞次栉比,农村新建的瓦房已经过半。但农村建房大部缺乏合理布局,样式单一,不光浪费耕地面积,而且设计多不合乎卫生要求。
(四)建国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夏邑占主要地位,经济落后,交通工具原始、笨拙,民国时期,夏邑有黄包车(群众叫“洋车”),后有商办汽车,乘坐的多为官绅、富商。劳动人民外出多系步行。运输大都靠肩挑手推,长途跋涉,饱尝胼手胝足之苦。 建国后,汽车渐多。1982年以后,自行车基本普及,私人机动车辆日益增多,陆路、客运、货运均较方便。
支柱产业
夏邑县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总面积1470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夏邑县是“全国流通体制改革试验区”、“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县市之一,又是河南省治安模范县,具有优越的投资环境。
夏邑县境内有清凉山、三里固堆、姜仁固、崇光寺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和商汤祷雨处遗址。战国时期筑就的城湖,拥有3000亩水面,如今已改造成集水产、商业、旅游于一体的“天龙湖公园”。湖内盛产鲫鱼、蒲菜。全县拥有农机、工业品、农资、粮油等10多个商品批发市场,是豫、鲁、苏、皖结合部重要的物资商品集散地。夏邑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优质苹果基地县、秸秆养牛示范县、瘦肉型猪基地县、山羊板皮出口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和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夏邑工业已形成以酿造、油漆、化工、铸造、电缆、食品、建材、机械、粮棉、木材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夏邑是全国四大石棉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丝织地毯、抽纱刺绣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基地。
国民经济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0.2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18.6%、20%。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28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35元,同比分别增长10.5%、24%。 农村支柱产业是建设新农村的支撑。夏邑立足本县资源优势,以工业化思路培育农村支柱产业,带动培育了食用菌加工、木材加工、棉花加工、粮食加工、畜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编辑本段社会事业
全县有果树、良种、蔬菜、养殖等科研机构15个,科技人员4300多人。几年来,全县共组织实施科研计划项目147项,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150多项、创科技成果48项。有各类学校642所,其中中专3所,高级中学7所,初中65所,小学567所,在校学生26.85万人。全县有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艺表演团体等机构。全县有卫生机构33个,卫生技术人员2652人,拥有病床位1925张。夏邑体育工作成绩显著,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
“中国食用菌之乡”
2007年12月8日~10日,中国食用菌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在福建古田召开。会上,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夏邑县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并举行了授牌仪式。至此夏邑县成为全国唯一的县市级“中国食用菌之乡”。
从2000年开始,夏邑县把发展食用菌生产作为富民强县的“一号工程”来抓,经过8年的发展,目前,全县建起标准化菇房1.2万座,种植品种10多个,年产食用菌1.25亿公斤,产值近8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夏邑县先后被河南省农业厅评为“河南省食用菌生产基地县”、“河南省食用菌生产先进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基地。
对外开放
夏邑曾先后成功的举办了“孔子祖籍文化学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儒商现象与现代市场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落叶果树研讨会”、“中西部县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国内会议,并多次在沿海发达地区举行招商引资会议。近几年来,引进县外资金数十亿元,一大批外来投资项目在夏邑建成投产。
第四届孔祖文化节开幕“弘扬孔祖文化、扩大经贸交流、促进合作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孔祖文化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5月15日在孔子的祖籍所在地夏邑县开幕。夏邑县是孔子的祖籍所在地,孔子六世祖由夏邑奔山东,孔子曾多次回乡祭祖、考察殷礼,后人在县城北六公里处立祠以作纪念,取名“还乡祠”。
同名夏邑县
公元9年,王莽篡政,改下邑县为“下治县”,东汉初,复下邑县,不久改名夏邑县,属梁国。魏黄初元年(220)为梁郡治所。晋泰始元年(265年),夏邑县改回下邑县,属梁郡。全国唯一被授予"中国打火机生产基地"称号
7月24日,时任夏邑县委书记许家林从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手中接过“中国打火机生产基地”的牌子。该县年生产打火机50亿只,产值30亿元,利税2亿元。张东立说,这是全国获此称号的唯一一个县。
目前,夏邑县打火机生产以会亭镇为中心,辐射带动郭店乡、业庙乡、歧河乡等多个乡镇,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全县拥有打火机生产企业219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打火机企业5家。全县多数打火机生产企业通过了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去年,全县共生产打火机50亿只,产值30亿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