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武(?—前163)西汉初大将。秦末响应刘邦起义,屡立战功。参加了刘邦与项羽的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沱河北)决战,将项羽军击溃,时韩信为前将军,孔将军率左军、费将军统右军,绛侯柴武在皇帝后。
高祖二年(前206年),击齐历下(今山东济南南)军,以功封棘蒲侯。十一年(前196年),韩王信叛汉降匈奴,汉使柴武击败韩王信军,斩韩王信于参合(今山西阳高南)。
文帝三年(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反,柴武为大将军,率军十万讨伐,击溃济北军,俘济北王。
柴武死后葬于今河北省栾城县城东北1公里的寺下村村西,坟墓高大,叫柴武台。隋代在台上建善众寺,于民国初改为学校。柴武台至今仍存。现已辟为文化公园。
柴武台位于栾城镇寺下村西,善众寺(又名台头寺)坐落其上。春秋之时,晋国栾书,得封城邑,名由此来。系西汉初年大将柴武的墓冢。清咸丰三年(1853)九月初四,太平天国北伐军林风祥部攻破栾城与清军察哈尔部激战于善众寺一带,寺遂被毁,建国后重建。
史书、汉书均有记载,死后葬栾城寺下村村西,坟墓高大,叫柴武台。为全国仅有的少数汉墓之一,隋代时,台上建善众寺(柴武裔孙柴英师所建并任主持)一痤,规模盛大。
唐初(玄奘)未去西天取经时,曾在善众寺挂单,由此便可见当时寺庙规模之大了。
隋代在台上建善众寺,于民国初改为学校。柴武台至今仍存。现已辟为文化公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