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就对西施和范蠡的美好爱情故事充满了向往,觉得他们的爱情故事有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感觉,因为在那样的动乱年代,他们的结合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们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私奔后去的桃源仙境——无锡蠡园。
先来说说范蠡,他是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范蠡早年与宛令文种一同赴越国,为大夫。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勾践即位,即位后,由范蠡主持军事,与主持政务的文种携手振兴越国。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经过10余年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勾践十五年,范蠡建议勾践发兵伐吴,袭破吴都(今江苏苏州),杀吴太子。勾践二十四年,越军在围吴都三年后破城,夫差自杀。越国终于吞并吴国。 勾践称霸后,范蠡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决计激流勇退,就辞官归隐 至齐国。他善于经营,竟然治产至千万。齐人尊他为贤人,请他为齐相。任齐相不久,范蠡又弃官散财,移居定陶,在定陶经商又积财千万,成了大富翁,号陶朱公。
范蠡不是吴国人,但他在无锡却留下不少传说。相传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范蠡与西施隐居于此,泛舟湖上,故名蠡湖。蠡园因地处蠡湖之滨而得名。在无锡还有好多地名与范蠡有关,如蠡河、蠡桥、蠡园、骂蠡港桥等。在太湖边上的老百姓口头中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两句民谣:"种竹养鱼千倍利,感谢西施和范蠡。"
公元1927年,无锡的王禹卿在青祈八景的基础之上,兴建了蠡园。蠡园面积5.2公顷,其中水面2.2公顷。游人游览蠡园可分三个部分。即:其中部的假山区,西部的湖滨长堤及四季亭,东部的长廊、湖心亭及层波叠影区。四季亭区是蠡园的主体景区。此亭建于1954年,取自春夏秋冬之意,分别题有溢红、滴翠、醉黄、吟白春亭种植春梅,夏亭种植夹桃竹、秋亭种植桂花、冬亭种植腊梅,四季鲜花不断,馨香远及。
穿过四季亭,便是园子西侧的柳堤,其西南角上有一依湖而建的六角小亭,名唤望湖亭,游人于亭边可一览蠡湖以及石塘诸峰。望湖亭的屋内有十二根楞木,上面精雕了60只色彩斑斓的凤凰,每只凤凰均由一条龙率领,龙凤呈祥,栩栩如生。四季亭北部便是著名的"千步长廊",逶迤曲折,廊长约有300米。其廊壁的漏窗由瓦片砌成,89个花窗之上,图案各不相同,极负江南园林的神韵。宋代的文学家-苏轼、米南宫、明代的书法家-王阳明均在此留有法帖石刻,以供游人欣赏。
蠡园是蠡湖景区中风景最盛的地方,游人游览湖景,无不在此驻足赏景,长长的柳堤,临水的长廊,细巧的小桥,绚丽的轩亭,好一幅"层波叠影,雪浪烟绿"的图画!
想了解更多关于无锡的美食、美景、人文历史等请点击: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nanchang.html
请关注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Corbeau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