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画的始祖---平阳木版年画

家乡区县: 临汾市 尧都区

     在中国,新年是最大的节日,不管你有什么事,什么心情,不管是好还是坏,都得给年让道。所以中国人的“回家过年”观念是根深蒂固,过年除了团聚,吃团圆饭,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就是贴春联。

      说起春联就不得不提起我们临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阳木版年画。
平阳木版年画,起源于古代山西河东路的平阳府(今临汾市),自宋、金到明代、清代年间,流传甚广。平阳民间木版画是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是中国“年文化”的产物。我省晋南盛产麻纸,枣木甚多,是木版印刷的理想材料。宋代,自毕升发明活字排版印刷后,我国的雕版印刷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北宋灭亡时,金人以汴梁掳迁至平阳去的刻工与书版作为基础,使这一带的印刷业得到发展。平阳,成为金代雕版印刷的中心。官府在这里专门设置出版机构,管理民营书坊与书铺,使这里的雕版印刷逐渐繁荣起来。

      木版年画,是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方法印制的年画。平阳木版年画的刻印者,大都是农民,他们平常务农,闲暇时创制年画销售,成为一种副业。平阳木版年画,与河北省武强、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地同为我国历来以年画著称的产地之一。

      平阳民间木版画以戏曲题材为多,这与当地戏曲繁荣有关。临汾自金元时期即成为戏剧 摇篮,以戏曲题材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平阳木版画,在中国木版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木版画将动态的戏表现为静态的戏,将瞬间的美定格为永恒的美。平阳木版年画的题材除此之外也大多以民情风俗、神话传说、花卉人物、鱼虫鸟兽为内容的。由于木版年画一般是在过年或喜庆节日时张贴使用,因此,内容以欢乐、吉祥为主,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审美情趣、年画的形式是随着实用和需要而变化的。木版年画中,有中堂画、门画、影壁画、门头画、窗画、条屏画、灶龛画、桌裙等。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上,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延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表现力。平阳木版年画,不受自然现象、客观文物的约束,而是采用集中概括、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运用注重人物传神、象征寓意的手法,力求使画面完整、造型夸张、形象生动、主题突出、装饰性强。在色彩运用上不受自然光色的局限,注重色彩的对比,艳丽、明快,给人以豪放、健康、洒脱的感觉。

     平阳木版年画,在明末清初是极盛时期。当时,这里的年画远销华北、西北、内蒙以及东北等地。仅临汾城内,就有益顺画店、德隆画店、兴昌画店等;洪洞县城内的瑞兰斋天泰成画局、曲沃县的同成纸局,常年雇用很多工人印刷木版年画。农村,印制的自制木版年画更是遍布各地,每年腊月,晋南各县城乡集市上,设摊摆画,卖窗花,卖对联,处处皆有,颇为兴盛。
     2006年,平阳木版年画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设立也将会帮助临汾的年画一直流传下去,也许时光会带走许多的东西,但是记忆会帮助我们留住我们的年画始祖。
     近年来,平阳木版年画愈加兴盛,而且打入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外国朋友,对平阳木版年画倍加青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民族文化,尤其是山西文化的一个窗口。
    欢迎关注我: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katherine_yang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kan/shanxi/yaodu.html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73141571

守候阳光(2014-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