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语
谚语 (一)积肥谚语
庄稼一支花,全凭粪当家。
家里土,地里虎,有钱难买熏烧土。
钢要加在刃子上,肥要施在节令上。
人怕老来穷,苗怕老来红。
金筐银筐,不离粪筐。
(二)改土治水谚语
种地不开沟,等于贼来偷。
坡地不开沟,遇雨连本丢。
土淤一寸,如同上粪
天干不怕干,就怕人靠天。
一苗喝一口,一亩多几斗。
庄稼要得好,还要施肥巧。
一个牛粪蛋,一碗白米饭。
深耕加一寸,如同上底粪。
引水浇一遍,粮食多一半。
(三)选种谚语
好葫芦做好瓢,好种子出好苗。
母壮儿肥,种优产高。
种籽年年挑,产量节节高。
(四)轮作倒茬谚语
种地要巧,一年一倒。
茬口不换,丰年也歉。
三年两头倒,地肥人畜饱。
(五)播种谚语
“芒种”忙忙栽,“夏至”谷怀胎;
夏至栽老秧,赶上喝米汤。
春争日,夏争时,“芒种”栽秧时赶时。
五月六月栽秧田,一天一夜差半年。
头伏芝麻二伏芥,三伏种得好白菜。
八月蚕豆九月豌,十月种上光杆杆。
头伏芝麻二伏豆,三伏萝卜莫推后。
七月种高山,八月种河湾,九月种平川。
秋后栽苕,胜于点荞。
白露油菜霜降麦。
(六)田间管理谚语
要吃来年饭,勤在田边转;
庄稼做好了,田里有块田。
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
误了一年春,十年理不伸。
要得富,田里开个杂货铺(套种)。
丰收没巧,保苗锄草。
边头地角种一稞,粮食添一箩。
湿锄高梁干锄花,不湿不干锄芝麻。
九成开镰十成收,十成开镰二成丢。
玉米去了头,力量大如牛。
麦怕午时风,谷怕连夜雨(扬花时)。
(七)气象谚语
日落乌云障,半夜听雨响。
东虹日头西虹雨。
云跑东,一场空;云跑南,要撑船。
盐出水、铁出汗,大雨不难见。
云跑西,骑马披蓑衣;云跑北,好晒麦。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蛤蟆呱呱叫,大雨就来到。
日落火烧天,明日晒衣衫。
日月戴金圈,雨在两三天。
红云变黑云,必定大雨淋。
早烧(朝霞)不出门,晚烧(晚霞)行千里。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八)植树造林谚语
家有千株树,不愁吃穿住。
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
山岗树木稠,水土不下流。
家有百株柳,烧柴不远走。
云雾高山出名茶。
橡子落地,三年还种。
多栽松和杉,造房鲁班夸。
千棕万桐,吃穿不穷。
松树不怕挤,两株栽一起。
桃三杏四李五年,要吃核桃得九年。
(九)养猪谚语
农家无猪,秀才无书。
喂猪没巧,圈干食净三顿饱。
头大尾短嘴筒壮,肯吃肯长肯变样。
猪是农家宝,粪是地里金。
穷不离书,富不离猪。
(十)养牛谚语
母牛生母牛,三年成五头。
草膘料劲水精神。
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入九不喂料,来春不用套。
人不勤劳不富,牛无夜草不肥。
不怕使十天,就怕猛三鞭。
(十一)增产节约谚语
不种今年竹,哪有来年笋。
死水怕的勺勺舀。
思前想后,吃穿常够。
饱时莫忘饥时苦,省吃俭用常有余。
节约好比针挑土,浪费犹如水推沙。
三年烂饭砌个楼,三年薄粥买条牛。
细雨落成河,粒米积成萝。
碎石片片砌高楼,滴水点点汇巨流。
越有越算,越算越有。
增产不节约,就象无底锅。
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冻死闲人,饿死馋人。
细水长流,老少无愁。
拉账要忍,还账要狠。
(十二)哲理谚语
吃鲊肉发渴,作贼心虚。
身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子歪。
众人拾柴火焰高。
和气能生才,性急不耐老。
家有一老,强如一宝。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田坎服水,道理服人。
要得知人心,患病遭年成。
屋檐水点点滴,点点滴在现窝里。
后颈窝里的头发,摸得着看不着。
百闻不如一见,百说不如一干。
篾缠三道紧,话说三道稳。
人怕理,马怕鞭,蚊虫怕火焰。
要打当面鼓,不敲背后锣。
九人九条心,犁辕奔断筋。
莫在人前夸海口,强中还有强中手。
单丝不成线,孤树不成林。
(十三)卫生谚语
细嚼细咽,益寿延年。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一天三笑,老翁转少。
剃头洗脚,强于吃药。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要想身体好,天天起身早。
歇后语 蚂蚁叼秤砣——嘴劲大。
螃蟹下酒——不需盐(言)。
卖圆宵的卖棕子——学尖了
王母娘娘蟠桃会——聚精会神。
染匠下河——摆布。
染匠的瓢——蓝勺(难说)。
裁缝丢了剪刀——光尺(吃)了。
嫦娥月宫使剪子——高裁(高才)。
春官摸帽子——没说的了。
韭菜拌豆腐——一青二白。
篾条穿豆腐——不能提。
青蛙跳尿坑——扑嗵(不懂)。
苋菜地里跑趟子——红脚杆。
两手提竹篮——左篮(难)右篮(难)。
背上儿媳妇朝南海——吃力不讨好。
快刀打豆腐——二面取光。
堂上挂草帘——不成画(话)。
狗长抵角——羊(洋)相。
井底埋人——葬得深。
墙上冬瓜——二面滚。
正月十五的花灯——边走边看。
叫花子卖米——只有一升(声)。
三月桃花——谢了。
老鼠卧秤盘——自称。
狗戴罐子——胡碰。
癞蛤蟆支桌子——硬撑。
胳膊长毛——老手。
吃蒜瓣喝凉水——淡辣无味。
老鸦歇在猪背上——谁也莫说谁黑。
菩萨不爱钱——多多为善。
矮子上楼——步步高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