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石山壅羊

家乡区县: 海口市琼山区

 石山壅羊位于海口市火山口群附近的石山镇,该火山群属于休眠火山。火山爆发喷发出来的火山灰让当地的土地变得肥沃和特殊,在火山灰上生长的植物枝叶繁茂,养分充足。石山镇的石山壅羊就是生长在这样的一个火山覆盖的地区,那里的羊饲养的方式为圈养,而这种圈养不是局限于几平米的小围墙里,而是圈定一片大的区域进行自由的放养。再喂养于经过牧羊人精心挑选的生长在火山地区的羊草。这样生长起来的雍羊,其羊肉细皮嫩肉,不腻不膻,入口滑爽,香气沁鼻。特别是出生半个月到20天得羊羔,或是圈养约两个月约15公斤的中羊,味道更佳。难怪香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在品尝了石山壅羊后,情至景至心至,作诗一首“混沌初开奇景在,天湖曾注古岩浆,更有佳肴与美味,东山羊与石山羊”。

  几十万年前的火山喷发,给琼北方圆几百里留下了一层厚厚的玄武岩,这一带因此被称为石山。唐代宰相韦执谊被贬海南就居住在这一带,他发现这里尽管石头遍地,但却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于是向村民传授农耕知识,因地制宜养殖黑山羊,后来,这一带因盛产黑山羊又被称为“羊山”。 “羊山”养羊,无论是养殖方式或喂养饲料都非常不一般。在这里,羊被圈养在石头垒起的羊圈里,终年不见太阳,当地人形象地将这种羊称为“石山壅羊”,“壅”即堵塞,“壅羊”就是形容在小房间里饲养的羊,这样的称呼非常贴切。

 石山地区生长着1400多种植物,其中上千种可入药。当地农民务农结束,在田间地头随便摘一把灌木,回来就是壅羊最好的食物。这些壅羊吃百草长大,尤其爱吃“玉叶金花”、“红藤草”和“福建茶”这些在当地被称为“羊草”的植物,加之常年圈养,使得羊肉皮薄肉嫩无膻味。

 石山壅羊也因此成为当地一大名产。每年春节刚过,海南岛就迎来最热闹的“公期”,当地人会用最丰盛的食物欢迎亲朋。在石羊,壅羊当然就是待客最好的美食。当地传统的吃法是“打边炉”,即炉中一锅清水加上简单的葱、姜等调料烧开后,直接放入腌制过的壅羊块煮熟即可。吃时按喜好醮上用什锦酱、桔子、酱油等调制的醮料,羊肉的鲜嫩爽滑顿时尽现唇齿间。

  四里八乡的亲朋对羊山人的“公期”念念不忘,更多是对那一锅美味的壅羊汤。上世纪九十年代,受此启发的羊山人陈耀晶开了一间叫“荔湾酒家”的羊餐馆,试着把家里“公期”里待客的美食放到酒店经营,没想到大受食客欢迎。陆续地,羊山人开始在海口、广州等地开设羊餐厅,经营羊餐厅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据当地政府估计,年产值可以达到几千万元。

  最传统的“打边炉”一直是最受欢迎的一种食法,“打边炉”一般会选用20多斤重的乳羊;而三四十斤重的中等羊,最适合用来干煸或是红烧;再大些的五六十斤的公羊,最好的食法是白切,这样的羊肉咬起来会更有劲道。

 石山壅羊的做法主要有汤涮,白切,红焖扣羊和药炖 ,以羊肉火锅最为出名.剁羊骨成块,熬汤,汤中配以鲜笋和酸菜,将皮肉薄片烫煮,肉香此滑,其汤酸甜宜人。 石山羊肉火锅的佐料十分讲究,味道奇特,除用什锦酱为主外,还有姜泥、蒜泥、香油、味精、捣碎的炒芝麻或花生以及醋等,其味香甜中略有酸辣。

熏风(2014-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