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共产主义战士严力宾烈士吗?

家乡区县: 厦门市集美区

严力宾,河北易县人。1957年10月7日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1977年1月2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2月,被广州远洋运输公司选送到集美航海轮机管理专业学习。1978年8月毕业分配到青岛远洋运输公司。1989年11月18日,“武胜海”轮在香港合兴船务公司修船时,因船厂工人违规引起火灾,严力宾同志为保护国家财产而光荣牺牲,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0年3月24日,中共青岛市委决定追授严力宾同志“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1990年4月5日,交通部决定授予严力宾同志“雷锋式优秀船员”荣誉称号。
严力宾同志壮烈牺牲后,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优秀共产党员严力宾同志学习。1990年6月19日,江泽民同志题词:“学习严力宾同志,做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90年6月,杨尚昆同志题词:“学习严力宾同志,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1990年4月20日,李鹏同志题词:“远洋深处留下他的航迹,海员心中树起他的丰碑。纪念严力宾同志。”
1989年11月18日,青岛远洋运输公司 “武胜海”轮在香港合兴船厂修船时,船厂工人在没有认真检查的情况下,盲目气割通风筒,飞溅的火花落到轮机部物料间,将堆放的棉纱点燃,引起火灾,机舱二层、三层舱室为浓烟所罩。厂方工人见此情况惊慌失措,擅自用太平斧砸开物料间的门锁,将门打开,由于空气流通,结果适得其反,使火情更加严重,严重威胁着船舶安全,如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一旦火势蔓延到机舱,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关键时刻,厂方工人慌忙而又草率地向我船方报告了火情后,便纷纷逃离现场。“武胜海”轮的船舶领导得知失火后,立即发出了船舶尾部失火的警报,同时用高频电话报告了香港水上警察。
船员们听到警报迅速来到现场扑救,严力宾和其他几名船员首先赶到。当他看到没有消防水,火势得不到控制时,自告奋勇地提出进入火场探明火势并启动舵机房下层的应急消防泵救火。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抢救国家财产,保护全体船员的生命安全。他一把从准备进入火场探明火势的船友机工张宏伟手中抢过呼吸器,果敢地说:“现在下面很危险,拖延一分钟,危险就会增大一份,你们不熟悉情况,让我来!”此刻,大量浓烟弥漫了走廊,令人窒息,而英雄严力宾却毫不犹豫地戴上空气呼吸器,勇敢地冲向火场。呼吸器中的氧气是有限的,而时间却飞速地流失,20分钟过去了,严力宾还没有上来。
火场外面的船员心急如焚,齐声高喊:“严力宾快上来,严力宾快上来!”二副眼含泪水拿起另一套呼吸器戴好向舵机房奔去,他要冒险救助严力宾,刚到梯口就被浓烟堵住,大副一把将他拽了回来。这时,船舶领导已组织人员从机舱引接消防水龙头到失火地点,几名船员奋力抱住水龙头,企图用水流驱烟进入火场救助严力宾,但都被无情的浓烟顶了回来。直到香港消防船和水上警察艇相继赶到后,分3批人下去才找到严力宾同志。在救火过程中,由于时间过长,呼吸器中的氧气耗尽,严力宾同志已经窒息。他虽然被迅速送到香港九龙伊丽莎白医院进行抢救,但抢救无效,于当日17时40分光荣牺牲。
“只要我认定了正确的路,那我就要一直走下去,哪怕前面有刀的山火的海……。” 这是严力宾生前一篇日记的摘抄,他以英勇壮举实现了他的豪迈誓言,用自己的生命在人民共和国建设的丰碑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严力宾是在军营里长大的。他父亲严国臣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党员,原海军航空兵某师副政委,独立勋章荣获者。他生长在军营,从小受到革命家庭的良好教育和熏陶。在军营里,传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的影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准则,都对严力宾的成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来在集美航海时的军训,也为他成长为“雷锋式的优秀船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还在学生时代,严力宾就立下志向,“要在火热的斗争中磨练,考验自己的意志,不吃父辈的老本,继承父辈的事业”。 从中学时代开始,严力宾就自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上高中时就通读了《共产党宣言》。1974年他毅然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去农村插队落户。在那里,他通读了《资本论》,接受了教育和锻炼,加深了对社会的热爱,树立了艰苦奋斗的思想,深得当地群众的喜爱。
在学校读书期间和远洋船工作时,严力宾都随身携带着《毛泽东选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成了他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的精神支柱。他在日记中写道: “对祖国和人民——我是出自内心的热爱;对党——我是党的人,我无条件地服从她要求我做的一切;对革命——我把她看作一个巨大无比的花环,即使能为她献上自己一朵小小的花瓣,也是我终生的幸福,能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增加她的美丽才是对祖国真正的爱。” 无论是下乡、求学、还是干远洋工作,他时时处处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生前留下了大量的日记,记述了他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心得体会和对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灼热的爱。
1977年2月,严力宾来到集美航海攻读轮机专业,他首先认识到“远洋事业在发展,需要我们这一代青年去拼搏,去奉献”。他说:“只有干一行专一行,才算真正的男子汉,”在校期间,他一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他来到轮机七七四班的第一天,就主动地为同学打开水、打扫卫生和整理房间。每次学习讨论,他总是积极发言。他说:“做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像雷锋那样,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为革命、为人民多做有益的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同学们看到,在他床头总是放着马列著作和《毛泽东选集》、笔记本,睡觉之前,他总要看几页。每周星期六下午卫生大扫除或者其它义务劳动时,他总是积极带头。他说班干班干,就要带头干。当时轮机七七四班同学住在7号楼底层,卫生工作任务较重。严力宾常带领同学们打扫卫生,清除门前污水沟中的杂物,哪里最脏最累,哪里就能看到他。有时污水沟堵塞了,他就亲手去掏。当时该班的卫生工作常受到表扬。
他在学习上非常努力,有一种水滴石穿的顽强精神。他在班会上说:“要想学好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就得下功夫。”每天下午和晚上自习课,他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复习功课或做作业。为了学习英语,他口袋里总是放着单词卡片,一有空就拿出来念一念,背一背。早晨出操后,就利用点滴时间早读。
1977年,学校分批安排学生去厦门对岸的某部军训。在军训的部队,他的床头也仍放着毛泽东著作等书籍,有空便拿起来学几页。在为期两周的训练中,他刻苦训练,取得了优秀成绩。小结会上,他对同学们说:“军训不仅仅是走走跑跑,打打靶,而是培养人的意志和增强组织纪律性,是向解放军学习的一个好机会”。
他非常喜欢风景如画的集美学村,更崇敬学村的创建者陈嘉庚校主。他有时利用星期天和同学们去游览集美鳌园,瞻仰解放纪念碑和陈嘉庚先生的陵墓。他还在日记中写道:“南国秀色托一园,一花娇妍点河山。集美精工揽万象,史迹青垂忆千年。烽烟卷过废墟碧,领袖题词矗海天。鸥帆点点逐波去,万里永追正道船!”
远洋事业是个光荣豪迈的事业,但确实也是一项艰苦的事业,尤其是轮机机工的工作,除和其他船员共同经历狂风恶浪、严寒酷暑及难以预料的惊险,长期过着枯燥、孤独单调的生活外,还得长期工作在高温、高热、高噪音的环境之中,一上船就是长年的昼夜值班,是个苦中之苦的工作。许多人认为,干这个工作过渡一下可以,时间长了可不行。1978年在集美航海毕业后,严力宾当了一普普通通的远洋船员、轮机机工,一干就是10年。严力宾曾3次被公司选派到加拿大太平洋公司所属的船上工作,其中有两次是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而被外籍船长提名要的,这在外派船员中并不多见。严力宾以他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在外国人面前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美德,不仅为公司赢得了信誉,而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争得了荣誉,但也因此耽误了他考取轮机员证书的机会。他在默默无闻的机工工作岗位上表现了对祖国最深情的爱,对事业执著的追求和无私奉献。

(2014-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