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特产闻名遐迩
正宁位于甘肃东部,子午岭西麓,全县有10个省乡,1319.5平方公里,2.41万人口。地貌属于陇东高原沟壑区,黄土层覆盖较厚,土壤多为黄绵土和黒垆土,平均海拔1460米,平均气温8.3摄氏度,降水量630毫米,属常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正宁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经西北烟草质量监督监测站测定和广大农民多年的种烟实践证明,是适宜烤烟生长的最佳生产区。
正宁县种植烟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在唐代以前正宁县即栽种晒烟。相传唐肃宗李亨在宁夏灵武即位,返回长安途中,经过正宁,品吸了罗川晒烟,赞其香气浓烈,消困解乏提神。从此,罗川晒烟声誉大增,被人们称为“唐台烟”,成为宫廷贡品。1200多年过去了,“唐台烟”依然久盛不衰,至今仍是当地群众主要的生产和经济来源项目。同样,正宁县种植烤烟也有着较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1958年开始引进试种,到1981年初具规模,1984年以后面积稳步发展。1985年,正宁县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烤烟生产基地县。近几年,全县烤烟种植区域涉及全县12个乡镇108个村4万余农户,年均种植约8万亩,初步形成了以宫河塬的山河镇至周家乡一条线5个乡镇为主的优质烤烟生产带,涌现出了像榆林子镇乐安坊村烤烟年产值突破200万元的一大批烤烟生产专业村,和依靠栽植烤烟累计收入23万元的王怀显等成百上千个烤烟栽植大户。烤烟已经成为全县经济的首要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拳头”产品。
正宁香菇食用菌生产是我县2001年从河南西峡考察引进、试种成功,2002年在全县推广种植的一个绿色无公害新兴产业,创办了西龙食用菌开发公司,高薪聘请河南西峡食用菌工程师和杨陵农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技术员各1名,培训技术骨干26名,购置了粉碎、灭菌、烘干、接种等设备,采取“公司 农户”的发展模式,合同种植、订单生产、包收包销、抓点带面、稳步发展,使食用菌产业初具规模。
簸箕手工簸箕是正宁县一个名闻遐迩的地方特优产品,数百年来传承不息,为人称道。这个盛产手工簸箕的地方就是周家乡核桃峪村。该村以杨姓为主,约有300来户、1400多口人。其编织簸箕的手艺是杨姓祖上在公元1489年由山西曲沃县侯马乡移民时带来的,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核桃峪簸箕之所以著名,正因为它有其独到之处。陇东制种第一县,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有闲田,人民衣食足。种子革命,也就是良种的繁育和推广,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以量与质的提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中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小种子的威力怎么估量都不为过。全县通过订立合同购进的种子占销量的96%;繁育各类作物品种35个,种子质量好,科技含量高,新品种开发能力强,逐步形成了育、繁、推、销一体化格局,精选、包衣、统供技术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