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砂地处揭西县城西北端。西南与汕尾市陆河县螺溪镇毗邻,东南与本县五云镇相连,北部与梅州市五华县桥江、梅林、龙村镇接壤。距县城河婆镇27公里。全镇总面积126.8872平方公里,人口54388人。辖1个居民委员会,22个行政村,179个自然村。
1949年10月成立上砂乡,属陆丰县第八区。1951年3月,属陆丰县第十三区。1957年上砂独立建乡。1958年建立上砂人民公社。1965年开始属揭西县辖。1983年改称上砂区,1986年改称上砂镇。
上砂山峦起伏连绵。东南有七娘嶂,西南有峰子岩,南有铜鼓山,北有笼衣山,中间为一小盆地。榕江支流之上砂河,发源于上林、上山、新岭村,自西北向东南顺流直下,横贯全境。
上砂有广阔的山地。全镇山地面积131031亩。盛产毛竹、松、杉、油茶、茶叶等。尤其是毛竹和油茶全县盛名。1978年上砂被省列为用材林基地。
上砂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自明朝末年耀德九郎庄公在上砂肇基以来,己有720多年历史。有始建于清乾隆四年,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白石上砂庄氏宗祠;有建于200年前的文峰塔;有建于1878年的上山天主教堂。还有传统的每年“四月二十”大型庆典活动。此外,还有闻名遐迩的上砂铁锅、铁器。“上砂铁锅”,以其光滑无斑,工艺过人而驰名,曾畅销潮汕及东南亚各地。上砂铁器,以其坚硬、锋利、耐用而远近闻名。
上砂自古以来,商贸发达,是揭西、五华、陆河三县边民农副产品的交易中心。
上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788多米高,可眺望揭西、陆河、五华、紫金、陆丰五县的峰子岩岽;有近年新开发的活动开口石风景区;还有正在开发的峰子岩景区。
上砂有独特的客家民俗和各种风味小吃。尤其是上砂擂茶、米呈、饼干,久负盛名。以上山村为主的云雾高山绿茶,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改革开放以来,上砂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2009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9913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90元。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低矮的土坯房己逐步改造成永久性的楼房;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森林覆盖率达58%。上砂河两岸石篱护栏、上砂圩街道全面翻新,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2007年2月,上砂被广东省评为绿色名镇。2007年12月,揭阳市在上砂活动村举行“榕江环保一路行”启动仪式,市政协副主席兼揭西县委书记黄陇章亲笔书写“榕江源”三字,确立榕江源标志。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现在全镇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21所,在校中小学生9848人。医疗卫生得到很大的改善,医疗网点遍布各村。交通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至2009年底,己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镇、村道路全面实现硬底化,通车里程达到106.5公里。通讯网络遍及千家万户。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逐渐形成。活动村、美丰村曾被揭阳市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