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美丽的甘肃西和,那里有山有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生态自然环境良好,是以人类居住。哥哥值得一提的是那里历史也很悠久,有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最著名的便是蹊跷文化。
西和“乞巧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这一风俗曾一度中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得以恢复。西和乞巧传承悠久,礼节繁杂,此俗与秦人祖先祭祀崇拜活动有关,相沿成习,形成固定完整的乞巧仪式。200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已将西和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风俗历时七天八夜,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乞巧仪式
。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做等。
西礼乞巧风俗的分布,以西汉水源头的漾水河、盐官河流域为中心。据调查,西和县主要有何坝、十里、汉源、西峪、姜席、苏合、卢河、兴隆、稍峪、石堡、长道等11个乡(镇)。合计人口265,300人,面积744.4平方公里。礼县主要有红河、宽川、盐关、祁山、马河、永兴、城关、石桥等8个乡(镇)。合计人口201,580人,面积881.7平方公里。 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才使乞巧风俗在西礼得以源远流长、久传不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