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溪民俗传说系列之一“八面厅传奇”

家乡区县: 浙江义乌市

选木匠

黄山造八面厅的消息一传开,各地木匠都想来参与。八面厅太公只好将来报名的木匠都收下来。但每班木匠师傅都要先做一堂三足码,做好后,丢到塘里浸三天三夜,再捞上来,把三足码统统拆掉。看哪班师傅足码功夫深,便叫哪班师傅做。结果,东阳的一班老师傅被选中了。

包山买树

八面厅太公到严州(今建德)买树,来到严州的山里,打听到有一片山,山顶上都是大草榧树,于是想买。严州人料想义乌人买了大树也拿不到义乌去,便很便宜地出卖。树买好了,但树都是几围粗,不容易拿。

这时,太公细心地察看了山中的地形,原来山冈下面是一片竹山,于是,就去买了竹山。竹山买好后,他又叫严州人去砍树,要求截成一定长度,再叫他们砍竹,要求每株竹只砍一斧,一株一个铜板,砍断要赔。然后,八面厅太公叫砍树的人都到山冈上,将截好的木头翻滚下来。木头滚到的地方,毛竹连片翻倒在地,像滚梯一样,木头很快就滚到山脚下。

鲁班师傅路过

一天,有个讨饭模样的人,鼻头拖涕,带着一把斧头、一把锯、两支凿,站在门口讲:“主人家,我受苦落难。你家这样兴盛,收我做木工几日,好不好?”太公讲:“不要讲做几日,你来吃几年也没关系!你来便得了。”可是,这个人天天只吃饭不干活,其他人便有意见了:“这样年纪一把,只吃饭,活一下也不干。”太公听了就讲:“你们不要较真,这把年纪难得了。”

有一天,大家吃好晚饭就睡了。第二天吃五更饭时,这个老人没影踪了。吃完饭,大家到作场里,只见中央放着两对门。门中央有一张红纸条,上面写着:“某月某日某时辰上梁,千万别错过。”两对门做得相当精致,一对是八仙走棋,一对是杨家将(现在还留一对)。于是,人们便讲这个人定是鲁班师傅了。

石柱磨光

八面厅的石柱从马岭搬下来时,看上去很粗糙。太公讲:“这个石柱是花了大本钱的,这么粗糙,要想办法弄光滑才行。”这时,一位石匠出了一个主意:“太公,你有的是铜板,磨成镜子一样也做得到。”

于是,太公贴出一张红纸,上面写着:“会磨都来磨,铜板磨白归自己。”这样一来,前来磨石柱的人相当多,一天要磨一桶铜板,粗糙的石柱也变光亮了。

做 菜

建八面厅,总共雇了18桌工匠,厨师样样菜都做过,样样菜都被吃光。为了调调工匠们的口味,炒菜师傅将溪里的石子都用油煎起来吃,还将稻草芯摘下来,用油煎起来吃,想不到都被吃得精光。

wm23U39NX6TR(2014-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