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昭山

家乡区县: 湖南省湘乡市

昭山位于湘潭市东北20公里的湘江东岸。为长沙、湘潭、株洲三市交界处。相传周昭王南征至此,故名。清乾隆《长沙府志》载:“秀起湘岸,挺然耸翠,怪石异水,微露岩萼,而势飞动,舟过其下,往往见岩牖石窗,窥攀莫及。”明末王夫之《昭山东省孤翠词》也有“日落天低湘岸杳,迎目茏葱,独立苍峰小,道是昭王南狩道,空潭流怨波光袅”之句。昭山其实并不高,海拔185米,却是旧时“潇湘八景”中的“山市晴岚”,自古以来米芾、王船山等等,名人题咏很多。据说周昭王南征蛮邦,一直打到这里,结果掉到山下的深潭里淹死了,因此称为昭山。

每逢雨后新晴,或是旭日破晓,万丈霞光撒在山间,雨气氤氲,色彩缤纷,美而壮观。 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这一景观绘成《山市晴岚图》,列为潇湘八景之一,昭山自此声名大震.明代周九烟曾以《山市晴岚》为题,赋诗一首“蜃楼曾诧海门东,此处奇峰便不同。天宇诈收朝霞后,人家都在旭光中。金银气眩千岩丽,龙虎云凝七国雄。谁信湖南培 地,举头缈缈似瑶宫。”

昭山作为风景胜地,其实并非始自宋朝。史记记载,昭山旧有屏风夕照、拓岭丹霞、桃林花雨、双井清泉、老

历史

相传早在西周时期,周昭王南巡荆楚,曾在昭山盘桓多日,并殁于此处。昭山得名,盖缘于此。[1]

秦至西汉属湘南县,东汉至晋未变。

南齐废湘南县,遂属湘西县。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入衡山县。

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改衡山县为湘潭县。

自此至宋,属湘潭县。

元代湘潭县升湘潭州,韶山属湘潭州。

明代属湘潭县移风乡居义里。

清代为湘潭县的第七都。

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湘潭县笫七都韶山冲上屋场。

民国时期先后属湘潭县的西二区、第九区、清溪乡和银田乡、清田乡。

到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中共潭湘区委(下辖湘潭、湘乡)为适应对敌斗争需要,决定一分为二,划为韶山和白田两个区委。韶山区委下辖湘潭县清溪乡(即今韶山)和湘乡县湘西乡。

1949年8月15日,韶山解放。新中国建立以后,韶山建制曾多有变化。

1991年3月16日,湖南省政府同意韶山、昭山、德夯、浯溪碑林、东江、石门夹山、凤凰古城为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

昭山临江屹立,山下景致也颇佳,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湘水又北经昭山,西山下有旋泉,深不可测。”这深不可测的旋泉叫昭潭。说起昭潭的来历,还有一个优美离奇的故事.很古很古的时候,洞庭龙君有一次带 昭山

着心爱的三公主出巡三湘七泽,路过湘潭,三公主被昭山的风景迷住了,非要在这里安居不可,老龙君心疼这宝贝女儿,只好在昭山脚下修了座水晶宫,这就是昭潭。为了便于回洞庭湖探望,老龙君又将昭潭潭底与洞庭湖湖底修通。因此,传说有一年昭潭沉了船,过了很久却在洞庭湖出现了.神话归神话,昭潭的景色迷人却是真实的。月白风清之夜,明月映在潭中,好似三公主宫中那颗光华夺目的宝珠。宝珠又凝聚着昭山朦胧的倩影,轻风徐吹,摇曳生姿,美不胜收。

虎听经、狮子啸月、古寺飞钟、石港远帆等景致,朝朝代代吸引着游人登山揽胜。

诗心(2014-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