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胜迹记东坡》一文中说到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时,曾自己酿制“中山松醪”酒,并写下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传世之作《中山松醪赋》。
因中山国曾定都于定州,所以苏东坡把自己在定州酿制的酒称为“中山松醪”。
“醪(读音láo)”,指汁渣混合的酒,又作为酒的统称。“松醪”,即用松脂、松花、松子、松叶酿制成的酒,《神农本草经》云:“松叶、松节、松胶皆可为酒。”松醪酒在唐代极为流行,许多唐代诗人都曾歌咏过这种酒,“朦胧派”诗人李商隐最爱喝松醪,以松醪入诗也最多。如《自喜》:“慢行成酩酊,邻壁有松醪。”《复至裴明府所居》:“赊取松醪一斗酒,与君相伴洒烦襟。”《饮席戏赠同舍》诗:“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颇黎”即酒杯,亦称“颇犁”,为玛瑙、水晶之类的矿物所制。还有杜牧《送薛种游湖南》:“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刘禹锡《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橘树沙州暗,松醪酒肆香。”最有名的当属李商隐的《潭州》:“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颇有“谁能与我同醉”的意味。
松醪是一种低度数的药酒,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本草纲目》载:“松脂,味苦温,主疽恶疮、头疡白秃、疥搔风气,安五藏,除热,久服轻身不老延年。”认为松树之所以长青就是因为多脂之故。唐代时以松醪酒待客作为很高的礼遇,刘禹锡《桃源行》诗云:“筵羞石髓劝客飧,灯爇松脂留客宿。”
松花的外形不像花,没有花瓣,而是数十粒花蕊聚成一颗蛋形的黄球。南方有将松花粉作成食饼的习俗,到每年二三月间,用棍子敲打松枝,使松花落下,张开衣襟接住,回家后再调以花蜜,制成松花饼作为礼品送人。
松花也是食疗佳品,南方一些地区酿制的松花酒是以松花粉和精白糯米为主要原料,辅以60多味中草药,如枸杞子、桑葚等,采用传统发酵工艺精酿而成。
松醪的具体酿制方法古书并无记载,民间是用黄米、松子和陈皮入锅蒸,再加入葛根、杏仁、三七、丹参、山楂、大料混在一起煮,加入麦曲,经发酵、过滤、沉淀等工序,即是香醇可口的松醪酒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