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火烧
早在清朝中叶,威县火烧就以其独特的工艺,香酥的口感远近闻名了。明朝“燕王扫北”之乱之后。河北
一带民生凋敝,人烟稀少。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迁山西民以实之。”随着山西移民的迁入,原由西域传到
山西的以吊炉打烧饼的手艺也自然传到威县一带,威县人独出心裁,融合北方的大饼与胡饼的工艺,以威县
的细白面与小磨香油为原料,佐以细盐、花椒粉,用吊炉烘烤,创制了风味独特的火烧”。火烧与烧饼工艺接
近,口味、形状却不同。因状如牛舌,俗称“牛舌头火烧”。随着威县在外地做打制火烧生意的人越来越多,
名声也越播越广,人们都称其为“威县火烧”。
威县火烧用料考究、工艺特殊、味美层多、肉嫩皮酥。和面、抻条、成型、烘烤,每一道工序都有其独
特之处,比如用吊炉烘烤,木炭作底火,要柴硬火温;用火有讲究,须外高内低;生坯置炉内,经四翻七
转。刚出炉的火烧外皮焦黄,外酥内软,香而不腻,口感极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