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城——阎家河

家乡区县: 湖北省麻城市

麻将军城

阎家河一带,秦朝时属于南郡,汉朝时属于西陵。东晋末年,天下大乱,石勒割据称皇,派遣大将麻秋来到阎家河。麻秋在这里大兴土木,据城以守,号曰麻城。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定麻城为县名,阎家河由此成为麻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公元1330年左右,习惯骑兵作战的元朝统治者为了减少地方势力和农民起义的威胁,拆掉以山为屏来水为障的阎家河古城,将县城搬迁到如今所在地。麻将军城由此被遗弃,成为一片废墟。然而,值得阎家河骄傲的是,作为县城的历史,她要比现在的城区所在地长200多年。

佛家建筑

塔是一种佛家的建筑,在古印度是供奉舍利的地方,是佛的象征。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这种外来的建筑形式也随之传入,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广泛出现。

阎家河九龙山上的柏籽塔,是佛教在麻城盛行的历史见证。它造型优美,结构精巧,工艺绮丽,除少量横木外,全部由特制青砖砌成。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构成,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整体轮廓为正六角锥形。每层外壁依内廊旋转,每边依次砌有灵窗、神龛和塔门,除第一层利用岩石面南,凿一券顶门外,其它相间门窗皆属假设。塔心内部,每层左右上角各置二小龛,中间供有佛像,布局疏朗而巧妙。塔内还有由青砖砌成的螺旋踏道,供游人登高远眺。塔顶有一株柏树,幡根而生,相传每年立秋日午时,塔四周无影, “柏籽秋阴”由此成名。塔旁有“唐王洞”、“龙井”、“寺院”,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讲学、著述的龙潭寺、钓鱼台遗址,亦在附近。

与柏籽塔建造的精致绮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九龙山上土地贫瘠,寸草难生。岁月的风侵雨蚀,早已把山上的泥土冲刷干净,留下斑驳的岩石和楮红的粘土,裸露在空气当中,呈现出苍凉的雅丹地貌。九龙山虽然山势不高,却轮廓分明,威武峥嵘,九条山脉,犹如九条蜿蜒的巨龙,訇伏在主脉周围,象九个忠诚的卫士,拱卫着千年柏塔

EC卡卡(2014-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