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江南”——伊犁

家乡区县: 新疆新源县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成立于1954年,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是全国唯一的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全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420万人,有哈萨克、汉、维吾尔、回、蒙古、锡伯等47个民族成份,其中哈萨克族占25.5%,汉族占45.2%,维吾尔族占15.9%,回族占8.3%,蒙古族占1.69%,锡伯族占0.8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部紧邻欧亚国家哈萨克斯坦,这里有中国陆路最大的通商口岸(霍尔果斯口岸)。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气候宜人,是中国十大宜居中小城市之一,降水量较为丰富。自治州境内驻有普通高等院校伊犁师范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四、七、八、九、十师和新疆矿冶局、天西林业局、阿山林业局、新疆卷烟厂、阿希金矿等一批中央和自治区直属单位。伊犁被誉为“塞外江南”、“中亚湿岛”,“花城”伊宁市是伊犁州的首府。
自治州总面积26.91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人。其中伊犁州直属县(市)面积5.65万平方公里,人口281.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61.3%。伊犁幅员辽阔,资源充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全州地表水年径流量占全疆的41%,水能蕴藏量占全疆的37%。有天然草场3亿多亩,可耕地3000万亩,已开垦1350万亩。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水土开发具有巨大潜力。矿产资源种类齐全。目前已发现的矿种多达九类86种,其中28种具有工业储量,煤、金、铜、铁等的储量在新疆占有重要份额,现有新疆最大的金矿--阿希金矿、全国规模最大的铜矿--阿舍勒铜矿,具备建成我国西北重要矿产基地的条件。生物资源十分珍贵。森林面积88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6亿立方米,占全疆的74%;保存着60多种珍稀动物,700多种植物,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天然基因库,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旅游资源独特。地理、水体、生物景观和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休闲健身等六大旅游资源类型一应俱全。有美丽的草原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的草原文化,悠久的历史古迹,是中国西部最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全州有规模的景区(点)27个,达到国家质量等级旅游区(点)9处。地缘优势突出。全州边境线长2000多公里,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国接壤,沿边有霍尔果斯、巴克图、吉木乃等8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霍尔果斯口岸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公路口岸,霍尔果斯、巴克图口岸所依托的伊宁市和塔城市是沿边开放城市,并设有边境经济合作区。奎屯市设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我国铁路最西部的货运编组站。霍城县设有省级清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
2 地理位置
经纬度,伊犁州地处东经80°9′42″---91°01′45″,北纬40°14′16″---49°10′45″。全州国土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南北长760公里,东西宽630公里。其中州辖土地总面积270035平方公里,州直属县市57418平方公里,塔城地区95616平方公里,阿勒泰地区117000平方公里。与边境线总长度为2019公里。伊犁州地貌类型:山地8363244公顷;丘陵6298931公顷;平原10297437公顷;沙漠2043855公顷。土地利用类型:耕地174.62万公顷;园地0.93万公顷;林地180.11万公顷,其中天然林171.56万公顷;草地1895.12万公顷,其中天然草场1879.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409.07万公顷。
3 自然气候
伊犁地区为我国唯一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年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51.0℃,其中伊犁河谷年平均气温10.4℃,塔城地区年平均气温8.7℃,阿勒泰地区年平均气温5.8℃。年平均降水量:伊犁河谷917.6毫米,山区600毫米左右;塔城盆地742.7毫米,山区800毫米左右;阿勒泰山区602.6毫米;其余地区700-9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伊犁河谷2898.4小时;塔城地区2714.7小时;阿勒泰地区2976.8小时。
4 旅游景区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新疆西部,西面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2000多公里。伊犁历史上是古丝路北道要冲,今天是向西开放的门户,素有"塞外江南"、"瓜果之乡"的美称。它以占新疆3.4%的土地,养育了全疆近12%的人口、在新疆乃至整个西北的地位十分重要。伊犁沃野千里,草原辽阔,森林茂密,全部面积的87%是农牧林宜用地,草地、森林的植被覆盖率达67.7%。伊犁是边塞旅游胜地,悠久的历史文化,雄伟的天山、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幽深的溪谷,碧蓝的湖泊,每年都吸引着数万中外客人,陈运和诗赞“‘伊桥落日’的美不胜收‘塞外江南’的鲜果香甜”。这里有着著名的巩乃斯草原、唐布拉草原、那拉提草原、昭苏草原;青铜时代的乌孙土墩墓葬群、西辽西域名城阿拉力马力遗址,唐代弓月城遗址,有乾隆皇帝御书的格登山记功碑和伊犁将军府、惠远钟鼓楼、林则徐纪念馆等众多的人文景观。是开发、探险、登山、滑雪、狩猎、考古和科学考察以及领略民族风情等旅游活动的理想之地。[1]
巩乃斯大草原,伊犁巩乃斯,蒙语意为“太阳坡”分布在伊犁新源境内,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也是“天马——伊犁马”的著名产地。伊犁巩乃斯草原四季景色俱佳,而以春色为最,6月哈萨克牧民从“冬窝子”转场而来,使花香鸟语之中,又多了阵阵牧歌,片片牧群,盛装的少女,剽悍的骑手,为壮美的大草原增添了盎然生机。距新源县城3公里,恰合普河飞泻而成的恰合普瀑布,呼啸而下,为巩乃斯重要的景点之一。
果子沟,有“伊犁第一景”之称,它位于霍城县城东北的40公里处,是312国道乌鲁木齐-伊犁公路的必经通道,它的北端出沟口便是著名的塞里木湖。果子沟全长28公里,山势高峻,云杉密布,乌伊公路在景色优美的山谷中蜿蜒,坐在汽车里的感觉象在空中飞行,头顶上是蓝天和山尖,下面谷底的杉树看起来像是火柴棍。果子沟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宝库,野果不计其数,药材资源也很丰富,自春至秋野花烂漫,果香馥郁,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果子沟”。
那拉提草原
位于伊犁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交错的河道、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茂密的森林交相辉映。 每年6月至9月,草原上各种野花开遍山岗草坡,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
霍尔果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的伊犁河谷谷口。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同时又是国道312线(上海——霍尔果斯口岸)的最西端。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与中亚各国通商的重要口岸,重要的对外窗口。
伊犁河
伊犁河(Ili River) 亦作I-li Ho或Yili He,是亚洲中部内陆河流。古称亦列水、伊丽水,是关系西北农田的著名河流。古时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突厥人等生活于此河流域。伊犁河位于新疆伊犁地区,源于天山山脉,向西流出国界,最后注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卡普恰盖水库。在中国境内全长400余公里,是新疆地区一条著名的内陆河。河谷地风光旖旎,物产丰富。[3]

网络营销能力秀网址:http://abc.wm23.com/ljx1836842789

梧桐子的网址:http://www.wutongzi.com/user/uartimod.aspx?id=48851

新浪微博的网址:http://weibo.com/u/5066083234/home?wvr=5

夜晚我领舞(2014-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