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岸拱坝位于浙江省仙居县境内的灵江流域永安溪干流上,坝址在仙居县溪港乡曹店村下游,离仙居县城53.4km,枢纽工程属二等工程,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结合发电等综合效益。是省重点建设项目、省“九·五”计划“一湖二塘十八库”水利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工程于1998年6月经省计委批准立项,于1999年12月6日开工,2003年3月水库下闸蓄水,同年6月,下岸电站并网发电,经过4年多的艰苦努力,水库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下岸水库工程总投资约4.5亿元,总库容1.35亿m3,正常蓄水位208m,相应库容10693m3;电站装机2×800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329万千瓦时。
设计灌溉面积10.03万亩;防洪6.8万亩,保护人口8.4万人;坝址河谷底宽70~115m,山坡坡度38~40°,两岸基本对称,坝基岩性为熔结凝灰岩,坝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混凝土拱坝为抛物线型双曲变厚拱坝,最大坝高64m,大坝混凝土工程量约12.38万m3。仙居下岸水库工程共需移民7065人;总工期为4.5年。下岸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切实提高了永安溪的防洪能力,从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不断向永安溪两岸及温黄平原提供灌溉、工业、生活用水;利用水力资源增加电力等。
该工程荣获2005年度浙江省水利优秀工程设计金奖,2006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仙居下岸水库工程筹建始于1978年。当时完成了地质勘探和初步设计任务,浙江省计经委曾以浙计〔1978〕402号文件向国家计委上报了下岸水库工程计划任务书,因种种原因没有被批准列项,搁置下来。1996年下半年开始,重新筹建下岸水库水库工程。1998年6月24日,浙江省计经委以浙计经投〔1998〕696号文件正式批准仙居下岸水库工程列项。1999年2月11日,浙江省计经委以浙计经投〔1999〕158号文件下达了仙居下岸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年6月18日,浙江省计经委设计文件批复〔1999〕48号文件对仙居下岸水库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并列入省政府确定建设的“一湖两塘十八库”水利重点工程之一。1999年10月,仙居县人民政府以仙政发〔1999〕136号《关于要求批准下岸水库开工的请示》上报省计经委,同年11月8日浙江省计经委与浙江省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以浙重建〔1999〕73号文批准下岸水库工程开工。工程正式动工于1999年12月6日,2003年3月下闸蓄水,同年6月下岸电站并网发电。2004年11月,工程通过竣工初步验收。2008年7月,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
建设下岸水库工程是仙居人民二十余年的夙愿,1998年6月工程立项后,为使下岸水库早日建成,全县上下无私奉献、艰苦创业,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特别是在水库建设过程中为克服资金困难,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万众一心建水库,齐心协力创大业”的号召,纷纷慷慨解囊。从1998年到2003年,累计10万余人次为下岸水库工程建设捐款,共收到捐款5000余万元,为下岸水库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5000余万还是远远不够的,2004年1月13日,浙江仙居最终决定公开出让原县府大院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将拍卖的资金全部用于偿还下岸水库的负债。最终一家房地产公司以1.21亿元的高价胜出。到现在为止,仙居县委、县政府一直租借的是县供电大楼的房子办公,县人大、县政协在城关镇政府办公。
而下岸水库工程5000余万元捐款,体现了全县人民万众一心的集体主义精神,体现了知难而进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体现了热爱祖、热爱家乡的崇高理想,特别是港澳台胞捐款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血肉亲情。下岸水库工程捐款行动中所体现的丰富精神内涵,是下岸水库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纪念下岸水库建设过程中这段感人致深的历史,下岸水库建造了捐资纪念碑。为进一步挖掘下岸水库潜在的精神内涵,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04年4月,仙居县下岸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向市委宣传部提交了《仙居县下岸水库申报台州市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申请。2005年2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以台市委办〔2005〕9号《关于命名第四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通知》文件批准下岸水库为台州市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曾经牵动千万台州人心的仙居下岸水库现早已发电。仙居人全民捐助的情景历历在目,让人感叹,让人动容。仙居政府不堪重负,最终将政府大楼拍卖,但毕竟给仙居人带来了许多改变。我们无法评说,水库带给仙居人的是什么?但是位于仙居横溪镇的移民新村,整洁大方,极富现代都市气息,的的确确给一部分仙居人带来一定的变化。现在许多人去下岸水库,除了回旧那些沉没于水库底下的村落、学校、田园,或许只有垂钓乐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