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

家乡区县: 甘肃省康县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一是大力实施科技增粮措施,在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的基础上确保粮食稳定生产,虽然遭受了多种自然灾害,但粮食生产量仍然增长3.2%,达到62809吨,实现了农民在种植业的稳步增收。二是狠抓特色产业基地扩张,通过“特色立县”
康县核桃
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争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根本目标。当年新发展核桃5.68万亩,全县核桃总面积已达到26.5万亩,年产量达到3140吨;新植茶园0.6万亩,茶园面积已达到3.58万亩,茶叶年产量实现238吨;新植桑园0.5万亩,桑园面积达到4.27万亩,实现蚕茧产量220吨,“南茶北桑,整县核桃”的产业开发已迈上了新台阶。同时,花椒、中药材、蔬菜、食用菌等其它区域性产业开发也齐头并进,实现了全面发展的大好形势,全年特色产业产值达到1880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4%。三是积极推动特色产业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强化了基地规模和龙头企业建设。当年建成核桃、茶叶、蚕桑、花椒示范点39个2.44万亩,茶叶加工引进微波制茶先进技术,加工名优茶35万斤,创利税30万元;以生产核桃系列产品为主的富成核桃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投资380万元。四是大抓劳务经济,全县共输出劳动力3.7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07亿元,农民人均593元。五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采取参与式和捆绑式扶贫相结合的办法,实施了10个整村推进项目,全年基本解决温饱2503人,稳定解决温饱6960人。
全力推进特色兴县战略,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桑、优势产业、重点突破”的开发思路,经过多年的开发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核桃、茶叶、蚕桑、花椒等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开发体系,以黑木耳、天麻、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开发体系,以猪牛羊为主的畜牧产业开发体系。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底,全县农业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120.7万亩,农业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4%。其中核桃面积达到63.62万亩、产量5134吨、产值5647万元;茶园面积达到6.5万亩、产量400吨、产值1440万元;桑园面积达到4.92万亩、蚕茧产量220吨,实现收入418万元。区域优势产业开发也得到了全面发展,新发展花椒6.03万亩,花椒产量达579.23吨,实现产值1795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36万亩,当年药材产量1392吨,实现收入941万元;蔬菜播种面积达2.54万亩,当年蔬菜产量8983吨,实现产值1628万元;黑木耳产量80吨,实现收入360万元。

凌波漫步(2014-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