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交流会

家乡区县: 西安市户县

庙会最早的形式是隆重的祭祀活动,是人们敬祭神灵,愉悦身心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随着人们的需求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在我县农村各村镇每年都举办十多次形式多样的庙会、交流会活动,这些庙会及交流会活动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地方旅游,宣传地方品牌优势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值得关注。据目前我们走访的青凉山、太平(三月三)、县城周边地区的城隍庙、华陀庙等几处的庙会及交流会市场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饮食摊点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饮食摊点随处摆放,80%以上的摊拉都无上下水设施,餐具清洗、消毒无法保障,设施简陋,尘土飞扬,“三防”设施得不到保证,操作人身的健康状况更是无人知晓,塑料袋套碗现象比比皆是,油炸食品从早到晚就是一锅油,第二天继续使用。

2、三无产品“充实”庙会市场。庙会市场成了三无产品的集散地,其中:包括各种饮料、小食品等70%以上都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有临时加工的所谓“特色小吃”,无任何部门监管,露天摆放直接上市销售,存在安全隐患。

3、大型娱乐器械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庙会或交流会市场上一些大型的娱乐器械,如“海盗船”、“上下起浮的电动马”、“电动玩具”等大型电动娱乐器械都是临时搭建,既无资质检验也无任何营业许可证,随时随地摆放、招览顾客,农村人为了好奇都纷纷参与游玩,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4、色情及封建迷信活动充斥庙会市场。庙会市场上一些所谓的“名星歌舞团”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内为广大的农村观众表演低俗的“歌舞”。舞台上身穿三点式的年青女性为了招览更多的顾客,大肆进行色情表演,将女性最隐密之处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污染文化市场,应坚持取缔。在庙会上,也常常看到一些算命、卜挂先生为游人“服务”,指点前程,欺骗愚弄无知的游人。

MC—男人(2014-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