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中药名。为梧桐科落叶乔木植物梧桐的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出自《本草经集注》,具有顺气和胃,健脾消食,止血。之功效。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江西、江苏、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使用注意:生食无益,咳嗽多痰者勿食用。
药名 梧桐子 梧桐子别名 瓢儿果、桐麻豌(《四川中药志》)。 俗称 青桐 汉语拼音 wu tong zi 英文名 Phoenix Tree Seed 原植物 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 Marsili[F.simplex (L.) W.F.Wight] 来源 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种子。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消食药。[1] 附注 植物描述,详见词条:梧桐 贮存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编辑本段食用方法
1. 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子采下,可直接生食。生食无益,咳嗽多痰者勿食用。 2. 成熟时将种子收集起来,在清水里淘洗干净,晾干后用放点盐用油炒着吃,味道好特别香,可以当零食吃。青涩涩的带了丝丝甜味。[2] 3. 入药做成梧桐子丸,一般情况把丸做成如小指的半个指甲那样大小就可以了。然后每次吞服的总量就按 50到70来计算。
编辑本段营养价值
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热量(大卡)45.00 碳水化合物(克)9.00 脂肪(克)0.70 蛋白质(克)2.10 纤维素(克)1.50 维生素A(微克)423.00 维生素C(毫克)90.00 维生素E(毫克)一 胡罗卜素(微克)2540.00 硫胺素(毫克)0.05 核黄素(毫克)0.07 烟酸(毫克)0.90 胆固醇(毫克)一 镁(毫克)一 钙(毫克)315.00 铁(毫克)3.20 锌(毫克)一 铜(毫克)一 锰(毫克)一 钾(毫克)一 磷(毫克)39.00 钠(毫克)一 硒(微克)一
编辑本段药性论述
性味归经
⑴性味:味甘;性平。[1]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苦辛,性温,无毒。” ⑵归经:心;肺;胃经。[1] ①《本草再新》:“入心、肺、肾三经。”
功效主治
顺气和胃;健脾消食;止血。用于胃脘疼痛;伤食腹泻;疝气;须发早白;小儿口疮。[1]
各家论述
①《纲目》:“治小儿口疮,和鸡子烧存性研掺。” ②《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清热解毒。” ③《南宁市药物志》:“煅末敷烂疮,收口生肌。” ④《四川中药志》:“顺颠气,和胃。治胃痛。”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滞。”[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2-3g。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敷。[1]
编辑本段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其脂肪酸有苹婆酸(oterculic acid),锦葵酸(malvalic acid)等,还含具止血作用的生物碱及咖啡碱(caffein)。[1]脂肪油(不干性油)39.69%,灰分4.85%,粗纤维3.69%,蛋白质23.32%,非氮物质28.45%。
编辑本段药理作用
⑴止血:梧桐子粉6g/kg灌胃,连续3天,对兔血小板聚集有促进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生物碱。 ⑵降压:梧桐子总生物碱0.3、0.6g(生药)/kg静脉注射,对麻醉猫有降压作用,并使心率减慢,对兔有类似作用,心率减慢更明显,总生物碱具有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增强乙酰胆碱的作用,可能降压与此有关。[1]
编辑本段药方选录
①治疝气:梧桐子炒香,剥(去)壳食之。(《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②治伤食腹泻:梧桐子炒焦研粉,冲服,每服一钱。(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白发:梧桐子三钱,何首乌五钱,黑芝麻三钱,熟地五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1]
编辑本段用药注意
①《本草衍义》:“炒作果,动风气。” ②《调疾饮食辨》:“多食令人耳聋,素有耳病人不宜入口也。” ③《本草求原》:“生食无益。” ④《陕西中草药志》:“咳嗽多痰者勿食用。”[1]
编辑本段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种子球形,状如豌豆,直径约7mm,表面黄棕色至棕色,微具光泽,有明显隆起的网状皱纹。质轻而硬,外层种皮较脆易破裂,内层种皮坚韧。剥除种皮,可见淡红色的数层外胚乳,内为肥厚的淡黄色内胚乳,油质,子叶2片薄而大,紧贴在内胚乳上,胚根在较小的一端。以饱满、完整、淡绿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的切面,最外层为一列排列整齐的石细胞,向内为一列扁平的长方形细胞,再向内为10数列排列不整齐的薄壁组织,向内有2列左右排列紧密的结晶层,几乎每个细胞均含有方晶,直径3~9μm,也有大到13μm者。内种皮为排列整齐的栅状层。向内数列细胞为外胚乳。内胚乳细胞,排列紧密,除含脂肪油外,细胞内含淀粉粒及糊粉粒。 粉末淡黄色,主要特征为: ①外种皮石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直径6-22μm,侧面观长方形,长38-48μm,细胞腔小。 ②内种皮栅状细胞长柱状,长约190μm,两端平截,直径10-13μm,层纹及胞腔不明显。 ③外胚乳为浅红棕色薄壁细胞,细胞壁呈念珠状增厚,直径15-30μm。 ④淀粉粒存在于内胚乳细胞中,单粒类球形、长椭圆形、广卵形、梨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 13μm,脐点点状、短缝状、人字状及星状,层纹不明显。[1]
化学鉴别
取梧桐粗粉2g,加0.5%盐酸溶液10ml,温浸20分钟,滤过,取滤液1ml,滴加碘化铋钾试液2~3滴,生成橘黄色沉淀。另取滤液2ml,滴加硅钨酸试液2滴,生成乳白色沉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