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蛙鱼
徐州的蛙鱼,同陕西风味的“面鱼子”,不论是在制作上,还是食用上均有相似之处,因形似蝌蚪,故称“蛙鱼”。制作“蛙鱼”的原料,现在大多选用山芋淀粉,也有的用绿豆淀粉或豌豆淀粉,而陕西风味的“面鱼子”是用荞麦面调释,用漏勺漏在开水中氽熟,然后加入调料食用。徐州“蛙鱼”的制作是将淀粉用水稀释搅开,倒入烧开的沸水中,淀粉受热膨胀,糊化成淀粉糊,然后趁热倒入钻有洞眼的盆中,将盆支架在盛有冷开水的大盆上,这样淀粉糊就从洞眼流出来,落在冷开水中,冷却后形似蝌蚪。食时加酱油、味精、芝麻油、辣椒酱、蒜泥,再加入徐州特产萝榨菜,酸、咸、香、辣可口。夏天用冷水冰,冬天用热水焐。
第二个:煎饼(现在大街上打出的苏北煎饼,夹菜的那种,感觉不正宗。其实在我们那,煎饼起到馒头差不多的作用,吃饭时卷点菜,比如土豆丝。
煎饼是苏北的睢宁、邳州、新沂及山东一些地区的主食,是一般家庭每餐必备的干粮。在旧时农村,女孩长到十三四岁,母亲就开始严格地教其学习烙煎饼。烙煎饼曾是每个家庭主妇的必修课。
煎饼的制作方法起于何年何代难以考证,但“煎饼”一词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东晋王嘉的《拾遗记》,其中有载:“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煎饼置屋顶,谓之补天漏。”那时的煎饼与现在的煎饼是否同指一物,不得而知,但在山东泰安市省庄镇东羊楼村发现的一份明代万历年间的“分家契约”上记有“鏊子一盘,煎饼二十三斤…
…”的字样。鏊子的出现,可以断定最迟在明代万历年间,现在的煎饼制作方法就已经存在了。
第三个: 烙馍(也称“单饼”)
烙馍是徐州民间特有的面点,历史悠久。徐州一直流传着一首民谣:“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与抗金英雄尝。”
烙馍制作的炊具是直径尺余的铁鏊子、一根枣核式的擀面轴、一根扁竹劈子。烙馍是用未发酵的面粉和成柔软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厚度约0.1厘米,直径约30厘米左右的圆形。在一块圆形中间稍微突起的铁板上烙熟的,一般管这种铁板叫做“鏊 ”,(这个字念ao)煎饼也是用的同样的工具,不过做煎饼的一般要大一点。
烙馍吃起来柔韧、筋软、有嚼头,既压饿,也有健齿作用。 小孩子有时候会拿它卷些白砂糖吃,味道很可口。也有卷馓子吃的习惯,里面脆,外面软,相当美味。烙馍的食法多种多样,不仅可卷荤裹素,还可用蔬菜或其他馅料做成菜合。若用两张烙馍,中间放上葱花油盐、鸡蛋做成油馍更是美味可口。如在和面时加进芝麻,放入糖或盐烙成半熟的馍
,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吃起来更加香脆可口,别具风味。用绿豆面做成烙馍,用羊肉汤或丸子汤煮馍,则是徐州一带别具特色的吃法。
第四个:豆脑儿
豆脑又名豆腐脑,它是以极嫩的豆腐为主料,以能盛起而不散为适度。盛入碗内,再挠上卤子为佐料,既有简单的髁子卤,又有高档的三鲜卤等,而且可荤可素,种类繁多。另外,顾客运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爱好,放入辣椒油、蒜汁等。
第五个:馓(san第三声)子
老派的徐州馓子应当是团馓。尤其是从前,家里若是添了小孩,这馓子则是必备的。典型的吃法就是红糖茶泡馓子。而且送祝米的时候,这个馓子当然是放在䩩子里最主要的东西。当然喜家的待客之道也是红糖茶泡馓子的,这个就是个吉祥。《本草纲目》中称它可以“利大小便,润肠,温中益气。”所以徐州人对馓子的爱好还是很深的。徐州的蝴蝶馓子以其香脆、咸谈适中、馓条纤细、入口即碎的特点,赢得人们的喜爱。徐州的蝴蝶馓子外型美观,口感颇佳。苏东坡在徐州任职期间喜食这种馓子,在他的《寒具诗》中写道:“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寒具”是馓子两汉时期的别称)
馓子也常被百姓作为一种中药而采用。故此,徐州民间常用馓子泡汤,配以延胡索、苦楝子治疗小儿小便不通;用地榆、羊血炙热后配馓子汤送下,治疗红痢不止。尤其是产后妇女,在月子里喝红糖茶泡馓子,以利于散腹中之瘀。
不过徐州人最喜爱的食法是烙馍卷馓子,配以稀粥,吃起来惬意舒坦。。好的馓子当然是焦脆的,也是咸淡可口。徐州的馓子是不宜放的太久,吃得就是个脆劲。也没有放的太久的,因为你会不吃完不罢休的。
第六个:姐猴
先介绍一下知了猴,它就是我们所说的蝉的若虫。它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非常高,尤以刚出土的若虫含蛋白质最高,虫体蛋白质含量58.58%、为瘦牛肉(含蛋白质20.2%)的3.5倍,瘦猪肉(16.7%)的4.3倍,羊后腿肉(18.7%)的3.8倍,鸡肉(23.3$)的3倍,鲤鱼(17.3%)的4倍,鸡蛋(11.8%)的6倍。是很好的营养品。而脂肪含量仅为10.32%,全钾含量0.3%,全磷含量0.58%,钙含量16.5毫克/千克,锌含量82.2毫克/千克。许多高档酒店已把蝉摆上餐桌,作为保健食品,价格愈来愈高,是难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肴。
知了猴除了食用价值外,还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蝉若虫有益精壮阳、止渴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癌等作用,蝉蜕富含甲壳素,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具有疏风散热、透疹、退翳、止疚、补肾、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瘙痒、目赤目翳,破伤风,遗尿、肠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是中国一味常用中药材,可以说蝉若虫的一身都是宝。
第七个:米线
徐州米线应综合了各地风味小吃的特点,佐料讲究鲜、浓。和徐州丰县、沛县(主要是丰县)一带的“冷面”有相似之处,却又不一样,不同于南方米线多以米粉制成,徐州米线除米粉还有淀粉成分,具体我也不知道。成色微黄或灰白,丰县冷面则发黄居多。多以肉汤(骨头)汁为主要调味。另外加 虾米、萝卜干、香菜、辣椒油、鸡精等, 味道很别致。
第八个:盐豆
“闻着臭,吃着香,一顿不吃馋得慌。”这就是徐州的盐豆子:臭中有香,回味无穷。 盐豆子为什么能形成臭中有香的独特风味呢?因为黄豆在发酵过程中繁殖了一种能产生蛋白酶的霉菌,黄豆中的蛋白质被其分解为多种氨基酸,鲜香的滋味是氨基酸和盐的的咸味、其它调料的味道形成的;其中被分解形成的氨基酸中包含硫氨基酸,它还会进一步分解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本身就是臭味,并不是黄豆受细菌污染后腐败变质而发生的。
据说刘邦有一次攻打项羽,项羽这方缺盐,士兵只好将黄豆煮熟放入蒲包退守到东海边,海边产盐,两天后,士兵实在太饿打开蒲包,发现黄豆已长满粘丝,非常沮丧。有的士兵不放弃,把盐,辣椒放入黄豆中,一吃之下竟然鲜香无比,份份效仿,交口称赞,并取名霸王豆,一时成为军中主菜。后来,刘邦击败项羽,获得了很多战利品,当然也包括
霸王豆;刘邦大宴群臣,除了各种美味佳肴,还上了一盘霸王豆, 酒过三巡,刘邦大笑道:“项羽虽称西楚霸王勇猛善战,不过小菜一碟,大丈夫当食之。”言罢,吃了一大口盐豆子。群臣也跟着吃了起来,很快一盘霸王豆就被吃光。很快这道菜传到了民间,成了徐州老百姓必备的小菜。老百姓为了表示对西楚霸王项羽的尊敬,把名字改成了盐豆子。
开坛食用时,放点香油或花椒油,味道更好。如果用徐州人爱吃的一种面食——烙馍卷食,风味更佳。
盐豆子制作上受季节的限制。盐豆子在晾晒过程中,直接接触外界,常常会受到细菌、灰尘和苍蝇等有害物的侵蚀。在徐州, 家家户户制作盐豆子,多选择阳光明媚,气温还比较低的春天,即柳絮满天飞扬的时候,只有这样制作臭盐豆,才会避免有害物的侵蚀,保证盐豆子的品质。
第九个:辣汤
徐州的辣汤是用鸡和猪骨煮汤,把母鸡煮得酥烂。煮的时候除了加葱之外,加上大量的生姜,这个汤的味道就偏辣,这种辣味很鲜。把洗好的面筋在温水中醒透,让原来海绵状的面筋表面变得光滑柔软,然后掐成一小块张开下锅,同时用筷子顺时针搅动,这时面筋就会被甩成片状,如鸡蛋絮,但比鸡蛋絮略厚一些。加上鳝鱼丝,盐,味精,适量的白胡椒(黑胡椒也可以,不过煮出来的汤颜色发黑)。在汤中加上些许香油,更是美味。
@梧桐子 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xuzhou_suining.html
@梧桐子个人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91914167.html
@能力秀个人主页 http://abc.wm23.com/Memoryljlj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