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的最美临汾女孩---孟佩杰

家乡区县: 临汾市 尧都区

    每年我们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围在电视机前看感动中国,任由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萦绕耳际,任由泪水一次次打湿自己的眼眶。在2011年的感动中国里,出现了我们临汾女孩---孟佩杰的事迹,除了感动和对他行为的好感之后更多的是骄傲,她不仅是90后孝顺的楷模,更是我们临汾人民善良、孝道的表现。

      在孟佩杰5岁那年,父亲被车祸夺去了性命,迫于生活压力,母亲不得不把她送给在老干部局工作的刘芳英收养。8岁那年,养母刘芳英突然患上了椎管狭窄症,下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不堪重负的养父离家出走,留下了年仅8岁的孟佩杰和瘫痪在床的养母刘芳英。

      从此,孟佩杰就承担起了侍养养母的责任,孟佩杰每天在上学之余还要买菜做饭,替养母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为全身涂抹褥疮药膏。因为当时还小,个子还有有灶台高,踩在板凳上做饭时不知摔了多少跤,可是她依然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2007年,孟佩杰初中毕业,刘芳英的病情却开始恶化,最终瘫痪并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还未成年的孟佩杰主动选择了在临汾学院隰县基础部学习,就近照顾养母。2009年,按照学校的安排,在隰县上完两年后,孟佩杰还必须到临汾(总校)再接受3年教育。孟佩杰决定:带上母亲去上学。

     为了及时照顾母亲,她在离学校最近的地方租了房屋,并向学校申请了走读。孟佩杰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6点,帮养母穿衣服,给她洗脸、梳头,然后赶到学校上课。中午12点下课后,又匆忙赶回家,做饭、喂饭,给母亲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换洗床单、被褥,下午两点再赶回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她又匆匆赶回家中做晚饭、做家务,服侍母亲睡觉。每天就这样奔波在课堂和出租屋之间。

     照料养母生活起居是孟佩杰每天耗时最长的“必修课”。另一项必做的“功课”是帮助养母做康复训练。2010年,临汾一家医院听闻孟佩杰的故事后,将刘芳英接入医院免费治疗。为配合医院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40个仰卧起坐、拉腿200次、捏腿三十分钟,长年瘫痪在床的养母排便困难时,孟佩杰就用手指帮她一点点地抠出来。

      孟佩杰省吃俭用下来的钱给刘芳英买衣服,而自己穿的多是亲戚朋友家孩子不要的旧衣服。她把有限的钱都用在了日常开支和养母身上。孟佩杰说“我少买件衣服,少吃顿好饭,妈妈就能多买些好药,少遭点罪。”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自己总是舍不得,都先紧着母亲。她也总是鼓励母亲,逗妈妈笑,给妈妈活下去的勇气。

      在照顾母亲这件事情上,她都是亲力亲为,从不假手他人,尽管有很多人提出帮忙,她从来都不曾接受,她说:“我的娘只爱吃我做的饭。”

     在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说: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孟佩杰用自己的肩膀承担起了一个残破的家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新世纪的孝道。

   欢迎关注我:http://abc.wm23.com/katherine_yang

                    http://www.wutongzi.com/uc/46719108.html

                    http://blog.sina.com.cn/u/2673141571

守候阳光(2014-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