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过慈黉爷

家乡区县: 汕头市澄海区

陈慈黉( 1843—1921年)又名陈步銮,生於饶平县前溪村(今属澄海县的隆都镇)。父陈焕荣经营南洋至中国沿海各地的航运,陈慈黉早年接管其父业务,後来在曼谷创设陈黉利行,经营进出口贸易及火磐主之一。之後,又在香港、新加坡、汕头等地创办各种企业。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曾出资修桥筑路数十处,并於1909年在家乡创办成德学堂,是潮汕地区最早的侨办学校。又於汕头购地建屋近400座。其子陈立梅、孙陈守明等人先後担任泰国中华总商会会长及火磐公会会长多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子孙6代在海外不下300人,是著名的华裔家族。其子媳在家乡建屋,厅房共506间,占地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潮汕地区著名的侨房建筑群。

潮汕有句俗话:“富贵不过三代”,意思是说优越富裕的家庭环境容易产生纨绔子弟,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但是慈黉家族却打破了这个定论,创造了历经6代经久不衰的富贵神话。这与其兼容广纳,任人唯贤的经商才略,以及严格的家庭制度不无关系,为防后代产生“乘凉”思想,慈黉在泰国出生的次子陈立梅,9岁便由其带回家乡“延师课读”。二战前后,在香港读书的慈黉子孙,一律住在香港“乾泰隆”行里,往返学校自己坐电车或公共汽车。学成之后,从家族公司的低层做起,“始视其才而试之以事,验其成,然后再委之以重任”。

而至今在澄海,还流传着与陈慈黉富贵神话和陈陈慈黉家族乐善好施的美德相关的俗语:

1.“富不过慈黉爷”,“慈黉爷”即陈慈黉。意思是再富也比不上陈慈黉。因为当陈慈黉掌管黉利行的时候,黉利行及其分行已是一个颇具规模的跨国米业贸易体系。到了陈慈黉时,已经发展成为集工商贸易、金融保险、船务航运和房地产于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被誉为“泰华大财团之首”、“富甲南洋”。
梅座山下好乘凉

2.又有一句俗话说:“梅座山下好乘凉”。“梅座山”的“梅”就是陈慈黉的次子陈立梅,“座山”即“大头家”、“大富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了陈黉利家族的关照和提携,前美的内外乡亲都能得到好处。因为该家族一贯好善乐施,救灾恤难的善举很多。如乡里乡亲要出外谋生,可以免费搭乘黉利的轮船,到了泰国曼谷,也可以现在黉利火砻做工、食宿。如果另外谋取一份职业,家族不但不会阻挠,而且尽力扶持,使乡亲尽快有立足之地,安身之所。

 

小智(2014-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