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与长征的故事

家乡区县: 陕西省吴起县

在1935年9月下旬,中央红军经过吴起镇,在吴起镇里经历了著名的“切
尾巴”战役。以下是我搜集的一些关于红军与吴起镇的故事:
 中央红军在吴起镇
1935年农历9月下旬,中央红军长征来到吴起镇。我帮大人逮羊宰杀后慰劳红军,还将我家灶房借给红军使用。当时天气寒冷,红军缺少被褥,便将后街土豪高惠字号(做生意的店铺)的几孔窑洞积存的羊绒,分发到吴起镇、榆树坪等处供战士晚上铺在地上睡觉御寒。
中央红军刚到吴起镇,敌人的骑兵就追来了。敌骑兵在水井沟门、杨城子一带进攻,红军部队在白石嘴南山扎营反击,相距仅1公里。胜利山战斗的那天,红军吹着嘹亮的军号,炮声若响雷,枪声似爆豆,满山的红军轮换上阵地,打得十分激烈。这次战斗,彻底打垮了国民党追兵。敌人惨败后顺白坡、麻地圪崂、姚寺方向逃去。
长征女红军过惯了军旅生活,对于打仗没有一点紧张气氛。胜利山战斗那一天,她们在榆树坪河边洗衣服,谈笑风生,纷纷议论这一仗,肯定能打胜,只等胜利的喜讯。
有一天太阳落山时,一位被称“徐老”(徐特立)的红军,在乱石头川口抢救落水老人和小孩,衣服湿透了。我正随母亲在河边担水,看到徐老身体消瘦,衣衫单薄,冻得直哆嗦,便连忙与随行人员找来柴火,点燃让他烘烤衣服。徐老烤过衣服后说了声:“谢谢!”便回了驻地。
中央红军进驻吴起镇时,民团头目高忠(侯岔人)和当地的地主豪绅躲进枣树湾对面石崖上的窨子里,准备用土炮打红军。但一看红军明刀亮枪人又多,龟缩在窨子里没敢轻举妄动。三天后红军从悬崖上吊人下去,打开了窨子,放走家眷,捉住了罪大恶极的高忠,在庙院(现城关供销社)执行枪决,为老百姓除了祸害。
根据杨生高2005年5月5日口述记录整理。
 吴起镇来了中央红军

1935年我任赤卫军大队长,主要活动在洛河川和白豹川一带。八九月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陕北的推行,当时陕北特委书记郭洪涛和北方局特派员朱理治等人,捕押了刘志丹同志及部队营以上干部和地方县以上部分领导干部,部分同志惨遭杀害。当时,陕北根据地人心恐慌,形势危急。为了稳定干部、群众恐慌不安的情绪,赤安县于9月底召开了地方干部、赤卫军干部会议。时隔不久我们又在保安(赤安)县王圆峁召开了会议,主要商量如何与“左”倾路线作斗争、营救刘志丹及其他同志。开会期间,区上派侦察员告诉我们:吴起镇来了一些部队,奇怪得很,这些人背包上插着黄蒿,驮子上也插的黄蒿,走路拉的线线(电话线),后边炮声不停地响。我们随即派人侦察。三天后,即10月23日上午,赤安县政府来了一封信,信上的内容大致是:“中央朱、毛红军已到吴起镇,击溃了马鸿逵的几个骑兵团„„”当时大家让我去接头。我要求再派一名有文化、懂点枪法的人跟我一起去,于是派吕胜祥同志和我一起去。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慰劳中央红军。接受任务后,我们特别高兴,当天夜晚就动身,步行了180里,于第二天早饭时分来到距吴起镇15里的豹新庄。这里的哨兵看到我们头上戴的帽子,就和我们打招呼,并告诉我们顺着电线走。我俩顺着电线一直走到现在的城关供销社(过去这里有个庙院),见有个穿长袍子的人边走边给在座的十来个群众讲着什么。这个人看见我俩后,就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看过我俩带的介绍信后,便将我们带进政治部住的一孔窑洞里。有位刘部长热情地接见了我俩。他告诉我们中央红军已在吴起镇休整了5天,一切都很好,什么也不需要。他还拿出地图让我俩看,告诉我俩他们明天就要出发了。他举起手,伸出三个手指微笑着说,他们分三路南下,我顺着他的手指看到有洛河川、宁塞川、杨青川。后来我们才知道中央红军在吴起镇打了一个大胜仗。
根据袁耀秀同志1984年6月13日口述记录整理。
* 袁耀秀,吴旗县白豹镇韩台村人。曾任赤卫军大队长,建国后任吴旗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县人民医院书记等职
 忆中央红军经过头道川
1935年10月18日,中央红军分两路进入吴旗县境。一路从陕甘交界的铁角城出发,经过铁山峁时遭到国民党飞机轰炸,幸亏红军部队隐蔽得好,没有造成人畜伤亡。另一路从定边县左崾岘乡一带进入吴旗县境,当部队经过铁边城西川川口阎王砭时,遇到险要狭窄的路段,部队通过后,炸毁了这一险要路段。当天国民党骑兵追到阎王砭时因路不通,只好退回到油寺一带宿营。为了追赶中央红军,他们连夜将路修通。

18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到达新寨宿营。由于长途跋涉,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其中有些战士不服水土,腹泻严重。他们在村子周围挖了许多便坑,第二天早晨离开前把便坑全部深埋,清理干净。
10月19日早晨,中央红军一队接一队向吴起镇前进。中午时分,马鸿宾的骑兵从后面追赶而来,在王畔子、新寨、白屯一带与中央红军的后卫部队打了起来。红军边打边走,向吴起镇方向行进。10月20日,东北军骑兵的指挥部设在头道川的王台村。10月21日,敌人的骑兵在头道川被中央红军打败后,溃散的骑兵乱冲乱闯,自东向西拼命地往回逃跑,有的甚至自己人打起了自己人。敌骑兵逃跑后,仅从新寨到张湾子一带河滩就死了24匹马。 根据吴德富同志2005年4月5日口述记录整理。
* 吴德富,吴旗县新寨乡吴庄人,1923年出生,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乡长、管理区书记等职。现已离休。
 中央红军在吴起镇的战斗生活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时我14岁,当时好奇心强,记忆力好,中央红军的活动情况,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19日这天早饭后,我们赶着羊往山上走,从头道川下来很多军队,一队接一队,整整走了一天还没走完。他们头戴红五星帽,上边插有木条和黄蒿,身穿灰色烂衣服,脚穿破麻鞋,小腿上扎有裹缠。起初,老百姓不知道是什么军队,说话又听不懂。他们一到宿营地,就在墙上、石崖上书写“中央红军北上抗日!“会合刘志丹的红二十六军!”等标语,识字人看后,大家才知道是中央红军。
吴起镇前后共住23户人家,除3户豪绅、富农早就逃跑外,镇上还住20户人家:宗湾子住宗维华、吴鞋匠、云长胜、范月功、宗世礼、万生有、段金彪;前街住高凤山、宗维宪、宗有本、王生绪、李占国、宗丕珍、段开远;贺石湾住贺金堂、冯占宝;东园子住樊正明、高明华;后街住杨木匠等。这些人家的窑里窑外,院里院外,以及荒庄烂院、草窑、庄稼场、牲畜槽全住满了红军,贺石湾前后的石崖下也住有红军。我家仅一户,20多口人,住了三四百红军。时值深秋,天气很冷,红军战士露宿在外,冻得直哆嗦,让人看了很疼心。
中央红军长途行军打仗,忍饥挨饿,身体十分瘦弱。到吴起镇的前三天,天天和敌人打仗,白天黑夜轮流上战场。在我家住的红军战士抓起生米、生面就吃。我家收了三四千斤玉米,连秆带棒堆在一起。红军战士把玉米秆燃着,把干玉米棒烧得半生不熟就吃了。他们虽然身体瘦弱,但打起仗来非常勇敢,实在令人敬佩。他们吃了群众的粮食照价付钱,有银元、大烟、布币(毛边土布上印有币值、盖有公章)。

鸭蛋(2014-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