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岩景区
七星岩景区坐落于端州区中心东侧,背靠北岭山。因七座岩峰列峙如北斗七星,故得名。七星岩景区总面积8.23平方公里,有五湖、六岗、七岩、八洞之景。湖面约6.49平方公里,占整个景区的近80%,比杭州西湖还要大。整个湖面被蜿蜒交错的湖堤划分为五个湖: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湖堤总长20余公里,堤上杨柳、凤凰木成行,宛如几条绿色带子飘落在碧澄的水面上。湖区错落散布着七座陡立峻峭的石灰岩山峰,形如天空中的七斗星,其名称是: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石掌岩、阿坡岩。湖光山影交相辉映、娇娆多姿。有岩就有洞,星湖吸引游人的就是它有着绚丽、奇特的岩峰和岩洞。有人将七星岩风景区的景点提炼为"星岩二十景",名为:牌坊览胜、平湖幽堤、阆风夕照、玉屏叠翠、石林峭骨、虹桥雪浪、水月岩云、崧台揽月、石室藏奇、千年诗廊、碧霞映玉、天柱摘星、莲湖泛舫、阿波泉涌、桂轩留醉、杯峰浮绿、敞天石洞、月魄松涛、仙掌秋风、波海朝晖。二十景中,最有特色的是"石室藏奇"和"水月岩云"。
鼎湖山景区
鼎湖山位于鼎湖城区西北部,面积11.3平方公里,与丹霞山、罗浮山、西樵山合称岭南四大名山。鼎湖山得名有二说:一是因山顶有湖,湖水清澈,四时不竭而称顶湖山;二是山的中峰圆秀,两峰分立左右,山麓诸峰三歧,加上山顶有湖,宛如倒放的古鼎,传说黄帝曾在此铸鼎并乘龙飞升,因而又称鼎湖山。1955年,广东省副省长古大存提出要把鼎湖山与七星岩一起建成一个名扬中外的风景名胜区。1982年,国务院批准鼎湖山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鼎湖山景区主要由天溪、云溪、宝鼎园三大部分组成。云溪、天溪两大溪流贯穿全景区,分别形成水帘洞、飞水潭等飞瀑奇观,以及老龙潭、葫芦潭、白鹅潭、浴佛池、三味潭、响水潭、浴龙潭和天湖等多处胜境,还有从半山亭到飞水潭的鼎湖山品氧谷,人称天然氧吧,谷内负离子最高达每立方厘米10.56万个。鼎湖山是一个以园林寺庙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
一、天溪十景
天溪十景包括小歇群峰、碑亭凝谊、曲径云封、艺苑飘香、庆云环翠、龙潭飞瀑、幽谷奔雷、双虹飞堑、远眺砚洲和天湖探险。
宝鼎园
位于鼎湖山的天湖景区旁,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落成于2000年。它以展现中国古代鼎文化为主题,将中国著名的鼎文化与山水文化融为一体。园内有两个世界之最,一是九龙宝鼎,二是端溪龙皇砚,均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证书。
走进宝鼎园,迎面是头戴羽冠、身着草裙的古代百越人的青铜像,分立于大门两旁的石鼓上。照壁为“端溪龙皇砚”。该砚长2.76米,宽2.17米,厚0.21米,重2吨,周边雕有108条神态各异的水龙和云龙,由工艺大师李志强设计制作,黎铿监制。经过照壁往里走,左边是宝鼎展廊,中间是广场,右边是一言九鼎堂。宝鼎展廊内,依次陈列着从古到今的各式名鼎的复制品。其中有商代中期的兽面纹方鼎、商代晚期的大禾方鼎、西周时期的龙纹鼎、春秋早期的秦公鼎、战国晚期的四联鼎以及福禄寿屏风和吉祥三鼎炉,还有1995年10月国家主席江泽民作礼物送给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世界宝鼎。
广场中央有一个两层的花岗岩平台,台上矗立着肇庆九龙宝鼎。该鼎的鼎口直径5.58米,鼎口周长17.5米,鼎腹周长17.42米,鼎高6.68米,总重16吨。该鼎用青铜铸制,由中国著名青铜器学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马承源教授参照中国古代青铜鼎的形制和纹饰设计,中国铸造协会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谭德睿教授监铸,鼎体用失蜡法一次铸成,肇庆市旅游发展局投资铸造,2000年12月坐落于鼎湖山宝鼎园。该鼎造型庄严,纹饰典雅,以国宝级文物西周时代的大克鼎为基本模式。两耳各饰20条龙,寓意20世纪产此鼎。口沿下有三组对称龙纹,为6龙,加上三足顶端的3个大龙头,共有9龙。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九龙寓意深刻。腹部是宽大的波曲纹,环回旋曲。鼎腹内壁铸篆体铭文“敬铸肇庆九龙宝鼎,喜迎二十一世纪”15字。
一言九鼎堂内摆设着九尊青铜鼎。堂后是缚钟亭,亭内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青铜钟——缚钟,把杆轻撞,钟声悠扬,山回谷应,久久不绝。过缚钟亭,有并列排放着的香港回归宝鼎和澳门回归宝鼎,还预留着一个鼎座,以备安放台湾回归宝鼎。
一言九鼎堂内摆设着九尊青铜鼎。堂后是缚钟亭,亭内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青铜钟——缚钟,把杆轻撞,钟声悠扬,山回谷应,久久不绝。过缚钟亭,有并列排放着的香港回归宝鼎和澳门回归宝鼎,还预留着一个鼎座,以备安放台湾回归宝鼎。
历史
早在唐代,继智常禅师开山创建白云寺之后,环山修起三十六招提,鼎湖山即成为游览胜地,至今尚有龙潭飞瀑、涅槃台、三味潭、圣僧桥、罗汉市等古迹。清顺治年间庆云寺被定为岭南名刹,康熙年间定鼎湖十景为湖山鼎峙、峡水朝宗、憩庵环翠、小歇群峰、方池月印、曲径云封、龙潭飞瀑、凤岭疏钟、菩提花雨、塔院香风等。光绪年间,获得“敕赐万寿庆云寺”匾额,并获御赐《龙藏经》和《释迦应化事迹图》,于是,庆云寺名盛一时,来山游览的旅客每天多达300人,来做功德法事的香客多至600人。抗日战争时期,香客游人仍从不间断。
1955年,成立广东省星湖管理委员会(下称星湖管委会),至1957年,副省长古大存先后三次召开星湖管委会会议,研究保护、开发星湖(包括七星岩和鼎湖)风景名胜区工作,指示要“建立一个名扬中外的风景名胜区”。1963年,省政府确定鼎湖山风景区对外开放。1979年,鼎湖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同年,肇庆地区革命委员会发布《鼎湖山风景区管理条例》;1981年,星湖管理处重新评定鼎湖山景区景点,分为天溪十景和云溪十景两部分。1982年,鼎湖山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9年,成立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鼎湖山办事处,专门负责组织并实施对鼎湖山景区资源及设施的管理、保护、规划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经过各级管理部门的努力,先后修整了登山曲径,修建了天湖水库,双虹飞堑、观雪亭、听涛亭、观砚亭、听瀑亭、荣睿碑亭、荣睿纪念堂、游泳池、售票处花园以及庆云寺庙前花园台地和各园林小品,修复了庆云寺(含佛像)、白云寺、跃龙潭、眠绿亭、半山亭以及各古道、栈道。1995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广东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其中一套就是《鼎湖山》。1999年4月,广东省生态学会授予鼎湖山“广东省生态教育示范点”称号。2000年又增建了宝鼎园景点。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yx20140318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191242937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