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1 婚嫁
婚姻乃男女终身大事。观音寨旧时的婚姻多由父母作主,凭媒妁之言,男女自主者很少。被称之为包办婚姻或买卖婚姻,其礼仪繁多。随着婚姻法的施行及时代的变迁.旧式婚姻受到很大冲击,男女自由结婚者日渐增多,婚俗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婚俗形式很多,但大多仍沿用旧式婚姻的程序:
择偶、定亲、看婚期、婚礼、闹洞房、酬客、认亲、叫闺女。
2 春节
系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下”,每年进入腊月,便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腊八过后,农家就陆续开始置办年货,拆洗衣被。
3 元宵节
俗称“过十五”。过了初十后(初十家家吃饺子,谓咬“实籽儿”)元宵筹备活动即开始,如制办烟火,扎制灯笼,吊挂,请新女婿住岳父家。十五前后,城乡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或演戏,或举行灯展,猜谜,或体育比赛,或打扇鼓,踩高跷。特别是十五的晚上,户户彩灯鲜艳,村村烟火精彩,男女老少涌上街头,欢声雷动,笑语不绝,烟火名目繁多,如安河的“落地花的”,全呼的“放洋灯”(一种类似热气球可升上高空的灯),郭龙庄的“点杆”,褡裢的“火伞”等,令人赞不绝口。十六晚上,农村家家门口要点由柏树枝、秫秸杆、破家什为柴的的火堆,上烤油果、年糕等食品,据说吃了这种食物或跳过一百堆火,全年不生病,谓“烤杂病”。青年人和孩童,这家门口转到那家门口,蹦蹦跳跳,煞是开心。
4 二月二
俗称是“龙抬头”的日子。要忌针线活,不动刀、剪、斧、锤之类的用具,以免伤着龙的脑袋或眼睛。这天也不担水,以防把准备上天的青龙挑回家中。同时有摊煎饼的习惯,童谣云:“二月二,刮大风,拾干柴,摊煎饼。”妇女们还要用草木灰撒墙根,边撒边念:“围、围、围墙根,蝎子蚰蜒不上身儿。”
5 立春
俗称“打春”。这天要吃苹果、梨或萝卜之类的新鲜果蔬,谓之“咬春”。
6 清明
又称“寒食节”。农家多要上坟祭祖,培土植树。但不动烟火吃寒食之俗早已没有。机关、学校也多在清明前后到烈士陵园扫墓或组织春游。
7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家家要吃粽子,农村妇女、小孩有头戴艾叶,腕系花花绳之俗,也有将艾叶插于门环上的,据说可以去病免灾。
8 中秋
俗称“过八月十五”。待月明东升之际,农家多将月饼、石榴、苹果、梨等供于院中,然后,合家赏月,笑谈品尝。是日,城镇居民也购买月饼,改善生活。
9 冬至
该日多家人家吃饺子,人说饺子一定要捏牢,不然冬季有冻掉耳朵之虞。
10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多有喝“腊八粥”者。粥由江米、小米、豇豆、绿豆、花生、枣子等熬成,香甜可口。也有将米面炒熟与豆子、芝麻、粉丝等合熬者,谓之“喝茶”。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Ray193
微博:http://weibo.com/2262292153/profile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262292153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xingtaiqiaoxi.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