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天培(1781年1月8日-1841年2月26日),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鸦片战争中的大清名将。行伍出身,积功提升,曾任苏凇镇总兵,署江南提督。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后积极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训练水师,加强海防,屡挫英国侵略军的挑衅。1841年2月英舰攻虎门,他即向两广总督琦善请援,不允,遂率部死守横档、永安、靖远诸炮台,25日,英军从横档登陆。次日,他在靖远炮台与游击麦廷章等四百余将士壮烈牺牲。著有《筹海初集》。1846年其子依关母遗嘱,用朝廷所发的抚恤金和筹措的资金在县东街建造了“关忠节公祠”。
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出身贫寒,自幼聪颖好学,23岁考取武庠生,历任把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副将军等职。道光六年(1826)任太湖营水师副将[1]。
道光十四年夏,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律劳卑(willam john Napler),要求直接会见两广总督卢坤被拒。遂于八月令两艘英舰闯入虎门,轰击炮台,驶至黄埔河面停泊。清廷震惊,将广东水师提督李增阶革职,补授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驻守虎门要塞。关天培受命后,决心以身报国,让夫人儿子返回故里,只身带三名亲丁赴任。
关天培上任后,先发告示简化迎接仪式,督署只打扫,不粉饰、不添用具,巡洋官不得离岗前来迎接。上任第二天即亲临虎门各炮台视察,连日接见各营将士,询悉海防情形。经过实际调查,认识到“虎门为粤海的咽喉”,“防夷船第一要隘”,但武备松弛,炮台虚设,守军积习因循,荒于训练,技艺不精。他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加强虎门海防的建议和措施,与两广总督卢坤筹商会奏,得清廷批准实施。关天培驻镇虎门,亲督各项工程,艰苦经营至道光十五年底,新建南山威远炮台、永安炮台,巩固炮台,新铸大炮59门,各旧炮台也得到加固和改进。
关天培认为,“设防固宜扼要,防御尤贵得人,平日操练有方,则临时施放自能得力。”因此,他决心整顿广东水师,制订了春秋两季的操练制章六条。实行专兵负责专炮,每月两日实炮演习,每年两次水陆联合军事演习,水师驾船逐段水面巡防等制度。为提高守军技艺,他革去“五箭全空”一枪不中的将领,起用有军事技术的千把总训练兵丁,并以兵技优劣为准,对千把总进行赏罚。根据实战需要,研究绘制各种队列以及攻守势图,并配有“号令说”的文字说明,进行守卫、出击、配合、策应训练。他亲临炮台、师船,督率操练。同时能“体恤兵艰”,上请增加兵丁饷米,下为兵丁利益操劳。利用关帝庙两间厢房和中军衙门官厅余房,“捐备束修,延师授业”,创办起虎门义学,使地处边远的虎门山寨,兵士子弟也有读书求学之机。经过精心整顿和训练,广东水师改变了旧态,成为军纪严明、能攻善守、训练有素的海防队伍。
道光十八年五月二十二日(1838年7月13日),英国东印度舰队总司令马他仑(Frederick Maltland)率军舰两艘抵粤,停泊于铜鼓洋面,准备以武力保护鸦片走私。8月2日,他令3艘军舰,自铜鼓洋北行,驶至穿鼻洋停泊测水。关天培即下令各炮台加强戒备,并亲赴海口督办,加速筹建横档与南山之间的铁链木排,并在威远与镇远两炮台之间增建大炮台一座,安炮60门。邓廷桢从行商处筹集10万两银元经费,关天培负责在虎门附近分设木厂、铁厂、石厂、缆厂,就近指挥赶造,至道光十九年三月基本完工。炮台、铁链木排“重重布置,均极森严”。关天培在军事装备、水师训练方面,为广东禁烟抗英斗争作了武力准备。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任扬州营中军守备时,数任县官皆未破获私铸金币犯而被革职。最后,有人推荐关天培担此任,他用引鱼上钩妙策捉住私铸犯,私铸犯给他重金,被他拒绝。嘉庆二十二年,仁宗皇帝以“军政制府保题年壮技优,晓畅营务。”为名,多次引见天培,并连升两级。 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任广东水师提督,一入南雄,便下<入境告示>:不准送上任银,不许铺张浪费……偏偏顺德有个张玉堂都司,送来34块龙洋,他不仅拒收,责罚他一番,将他都司降到把总,连降三级。
关天培一到广东就听人反映十三行总商伍绍荣及东莞巡洋船,与鸦片贩内外勾结,走私贩毒。关经实地调查,抓住把柄,与林则徐一起提审这些犯人。伍绍荣说,愿以家资报效关大人。关天培断然说:本大人不要钱,要你脑袋尔!接着将东莞巡洋船主斩首示众,大振水师虎威。
道光十九年(1839)11月4日——13日,10天内,关天培亲率水师连续6次击败英贼的野蛮进犯,迫使英侵略者一直不能以武力打开广州这个重要门户。英侵略者头子查·义律见武力打不开广州门户,便暗中派人星夜送信,允他高官、重金,妄图收买关天培。关怒斥送信者,将其重掷在底上,并挥刀砍下身边碗口粗木棉树,说:告诉你的主子,高官、重金都收买不了我,我人在广州在,誓与广州共存亡。
关将军阵亡后,贴心家人孙长庆,拼命跑上山寻找他的残尸,最后扛着他一条腿下山。英国侵略军钦佩关将军到五体投地,最后,以英国最高礼节放24响礼炮送关将军残尸下山。
林则徐的挽联: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凛,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